即时新闻:

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将面世 开行中信争抢首单承销权

订阅
2009-08-30
胡蓉萍

经济观察报 记者 胡蓉萍 本报获悉,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下称交易商协会)今年主打创新产品之一的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第一单即将面世。

据了解,中信证券承销的一只区域性民营中小企业集合票据以及国家开发银行承销的、与科技部合作的一只科技企业集合票据都已经上报到交易商协会,谁有可能成为第一单尚存变数。

争夺首单承销权

对于集合发债,交易商协会早在3月就暗潮涌动。彼时召开的银行间交易商协会主承销工作会议上,已经提出由交易商协会牵头,华夏、兴业和民生等银行具体实施研究中小企业集合债,并将在今年择机推出试点。

随后,该协会共批复了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华夏银行、兴业银行、民生银行牵头的6个试点,后来中信证券也加入了试点。

6月后,为了便于与发改委主推的中小企业集合债区别开,银行间交易商协会将这一产品更名为 “中小企业集合票据”。据业内人士透露,就相当于中小企业集合债。

中信证券内部人士则希望其承销的民营企业集合票据能够越早发越好,“毕竟利率上行是看得见的趋势”。

中信证券在2008年年报中曾坦言,证券公司的债券承销业务遭到了银行前所未有的挤压。

据悉,部分证券公司在参与交易商协会的各种创新金融产品试点项目中非常积极,希望在央行主推的债券业务中分得一杯羹。

证券公司和银行作为承销商依然在相互诟病,前者认为后者既是卖家又是买家风险过于集中,后者则认为前者只赚取承销佣金这一锤子买卖而不像银行那样在意企业后续的发展和偿债能力。

国家开发银行相关业务部门人士向本报表示:“我们和科技部合作的10亿元的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确实已经报到了交易商协会了,主要是为了多一个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途径,和追求利润关系不大,所以我们也没有在争抢第一单。”

根据国家开发银行社会责任报告,截至2008年末,国开行累计发放中小企业贷款910亿元,贷款不良率0.88%。

据悉,农业银行曾在方案设计中提出了实现滚动发行和企业群动态管理以及一次注册多次发行等创新性建议。但据该行相关业务部门人士透露:“我们这一单承销推进得还不会那么快。”

前路不明

据交易商协会人士介绍,与以往走发改委审批通道的企业债模式的中小企业集合债不同,央行主推的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将实行注册制,且承销商多为中小企业客户资源庞大的银行,最重要的是产品结构将会有诸多创新。

央行提出,今年将继续开展中小企业短期融资券试点,研究在银行间市场推出高收益债券和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交易商协会秘书长时文朝曾经公开表示,需要正规发展债券市场的担保体系,建立一个全国性的为中小企业评级的大型担保机构。

“希望一些创新能更好地弥补中小企业现金流小、周转资金有限的问题,同时为承担能力有限的中小企业节约费用。”一位正在筹备中小企业集合票据承销的负责人说,“如果交易商协会能认同承销机构的创新性建议,这些产品设计上更为个性化的细节,将是中小企业集合债所不具备的。”

某城市商业银行中小企业部门人士向本报表示,除了银行间市场这一发行途径之外,集合债还通过信托债权基金等其他方式曲线发行等等。

就集合债而言,从以往已发的三只中小企业集合债的情况看,市场普遍认为存在这些问题:过度依赖银行和政府信用,未能从根本上突破信用瓶颈;发行门槛凸显集合债成本和时间劣势;能否发行成功存在巨大不确定性等。

刚刚承销过大连中小企业集合债的上述中信建投人士说:“中小企业债可不是什么好品种。”

据悉,大连中小企业债的整个筹划发行过程,工作量很大,占用债券部门人手很多,销售业并不是那么顺利,“而且是一家出问题的话,整个集合包就有大风险,担保依然是大问题”。

大连民勇集团与其他七家企业在4月末通过集合发债筹资人民币5.15亿元,这是继深圳中小企业和中关村科技企业集合债之后的第三次集合发债,都由发改委主推。

央行主导下的中小企业集合票据能否扫除集合债尴尬前行中的障碍,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2001-2009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