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民有望入驻IMF 国际话语权的博弈
记者 程志云 就在伊斯坦布尔会议召开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双年会之后几天里,有消息称,中国银行副行长朱民有望成为IMF的副总裁。
根据媒体报道,尽管朱民本人按照惯例谨慎的声称对此并不知情,但中国银行董事长肖钢日前高调对此进行证实。
一位接近央行人士告诉记者,目前,中国和IMF正在就相关内容进行谈判。
“如果进程顺利,朱民有望成为第一位中国籍的IMF高级负责人。而按照程序,在此之前的一段时间里,他还将有望调往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他说。
“IMF拥有一位中国副总裁,这在金融危机之前是难以想象的。正是金融危机给予中国人在国际金融舞台上争取更多话语权的机会。而中国也的确在这样做。”太平洋证券高级分析师周明剑指出。
目前的情况是,IMF现有180多个成员国,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眼下投票权比例为57比43。IMF作出重大决策需获支持率至少85%,美国所持份额为17%,惟一拥有否决权。同时,该组织总裁职位也长期由欧洲人担任,副总裁职位从未有中国人担任过。
去年5月,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调任世界银行担任高级副行长,同时兼任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是第一位来自发展中国家的首席经济学家。许多学者认为,这只是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组织中具有更多发言权的一个开始。
朱民或许将是下一位重要参与者。
朱民,1985年赴美留学,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公共行政管理硕士学位,美国约翰?霍布金斯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1991年起任世界银行总部政策局经济学家6年,并于1995年兼任联合国开发署“中国21世纪议程”外方首席顾问。
1996年起,朱民任职中国银行。曾任中银香港重组上市办公室主任,在2002年负责其重组和首次公开募股。2006年,朱民受命负责中国银行集团重组和150亿美元的首次公开募股。现任中行副行长负责集团财务、司库、内控、法律合规、战略和研究。
接近央行人士认为,作为一名有国际经验的学者,如果能够履职IMF,朱民下一步将承担重要的使命。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把IMF改革与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崛起绑在一起,借助IMF改革的契机,为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争取更多的利益。
-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没有必要向迪拜提供财务援助 | 2009-12-03
- · 高层或有重大调整 上海国际集团被赋予新使命 | 2009-11-15
- · 朱民履新央行后首次亮相:重构全球金融治理框架 | 2009-11-15
- · 朱民:金融业未来一年面临巨大变革 | 2009-11-13
- · 林伯强:石油消费国合作可减弱稀缺预期 | 2009-11-13









聚友网
开心网
人人网
新浪微博网
豆瓣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