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2007-07-04
上海金融报
订阅

牛市调整宜炒短

  从个股的角度来看,本周最大的机会当来自于反弹。此外,篮筹股能否强者恒强需要本周来检验。由于市场的前景不明,所有的操作以短线对待,不轻易恋战。

上周,沪深股市和笔者判断相近,基本是进一步的下跌。周一承接前周五跌势惯性下探,周二、周三迅速展开反弹,但周四下午风云突变大跌100多点,周五在一片肃杀中再跌93点。

从技术上看,上周整体呈振荡回落的走势,而且已跌破60日均线。在多方看来,这是多头行情的生命线。伴随下跌个股,结构产生剧烈的调整,大批个股跌穿前期低点。

笔者作了个简单的统计,自最高点跌幅达50%以上的个股有115家,跌幅在40%以上的有440多家,占20%以上,跌幅在30%以上的有780多家,几乎占了上市个股的50%。最近只有篮筹股表现较好,但也只是表现为较为抗跌性。

如何判断后市,是目前大家极为关心的一个问题。但笔者在与众多投资者接触后发现,目前的投资心态存在严重的问题,因此,本周在作出判断、应对策略的同时,也想谈谈操作心态。
  正确理解政策

本轮行情的下跌与政策的调整有密切的关系,但这从印花税调整就已开始。

上周市场明显受到取消利息税和发行巨额特别国债的负面影响。但投资者把市场的下跌归咎于政策并没有意义也完全不合理。因为1000点起步的行情进行调整本来就十分正常,而1000点到4335点的行情本来就是政策做多的结果。不应该认为政策只能做多而不能做空,因为政策调整在经济意义上本来就是正常的。本质上股市就是对经济的反映,伴随政策的调整本身就是股市固有的属性。

对目前的政策走向还要有进一步调整的心理准备。取消利息税、外汇投资公司是肯定要实施的,此外还有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和拟定的扩容,监管的力度还会进一步加强,所以这个夏天注定是不平静的。

更让我们觉得存在问题的是目前的政策似乎处在摇摆不定的状况。围绕对流动性的控制必要性,在学术上存在两种完全不同的观点,这多少对政策的制定产生影响。政策的不确定性带来的就是投资的不确定性,这对机构投资者的影响更大,资金的裹足不前和部分撤离也是预料之中的。这种现象会持续一段时间,直到政策的明朗。
  牛市也会调整

今年2月,笔者曾经对市场的上涨表示过怀疑,结果引来一片骂声。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因为市场当时处于亢奋之中,恨不能一口吃成胖子的急功近利观念主导了市场,却不知牛市本身也会调整。

笔者作了一个小统计,市场中大约三分之二的个股,在本轮下跌中已经重新回到4月初的价格。这说明4月份后的上涨过程中存在较大的泡沫成分,也说明市场本身就积聚了调整的动力。从结构上分析,题材股、绩差股的回落幅度较大,而这些个股本来就占市场的较大比例。由于市场该调整时不调整,所以调整时就特别的惨烈。

在我国股市短短10多年的历史上,经历过多次牛市。1996年至1997年、1999年至2001年就是。但即便是这样的牛市依然有调整,而且调整幅度还不小。

如果我们把牛市的概念加以扩大,那么1994年325点起步的牛市直到2001年才告结束,历时7年。这其中1995年、1997年下半年往后的2年都是大的调整浪。1995年指数跌去了50%,1999年指数跌去了33%。因此,调整本身就是牛市的必然过程,也是必要的组成部分。

始于2005年的牛市从1000点直上4300点,期间的调整不够充分,因此积聚了市场风险,而调整本来就是必然的,只是时间点会根据多种因素调节。今年3月启动的行情本来就是纯粹靠资金推动,一旦资金跟进不及,调整就会开始,有心的投资者早就注意到开户数处于滞胀的状态。下一轮行情必须要等到市场积蓄了相当数量的场外资金后,才会具备大的爆发力。

但在目前的情形下,强调牛市的意义不大。牛市也有调整,疯牛也有休息的时候,在市场规模较大的情况下,内在结构的变动使不同的时期存在相应的热点。除非你的持股很长,否则谈论牛市对操作不会有任何帮助,相反还会引起很多误会。
  短线振荡难免

对市场的背景问题谈这么多,最主要就是希望大家能够以良好的心态应对目前市场的调整。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作出正确的决策。

从基本面情况看,政策的不明朗会制约场外资金的积极性。已经推出政策的实质性影响将会慢慢显露,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等后续政策也会不断出台,宏观经济政策也不够明朗。

多种迹象表明,中期上市公司业绩超过一季度的可能性很小,市场结构也将随QDII的实施而产生一系列变化,对包括篮筹股在内的个股产生不利的影响。上述各种因素的汇集就是60日均线的失守,中期看市场已经有很大的概率步入中线调整。但中线调整会维持多长时间、市场的低点会是多少、M头还是W底现在还难以预测,因为目前不具备预测的条件,相关因素还处在变动之中。

短线的走势难以预测。在实质性跌破50日均线后,如果本周前半周能回到60日均线以上,就可能确立其强支撑,其底部就不远了。如果继续下降则后市将继续寻底。从较为可靠的技术分析角度,由于60日均线的含义,本周最大的概率就是需要一次对60日均线的确认过程,而20周均线具有实战意义(大约3560点左右)。

从个股的角度来看,本周最大的机会当来自于反弹。大量的绩差股、题材股由于短期跌幅甚大存在反弹的要求,但这需要市场走势的配合,也就是说,当大盘反弹开始后,这些个股才存在机会。

对绩优股,目前的判断最为困难。上周篮筹股的走强不排除基金作中报市值的可能,因此,篮筹股能否强者恒强需要本周来检验。而由于市场的前景不明,所有的操作以短线对待,不轻易恋战。(来源 上海金融报)

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2001-2009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