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用卡马圈地存隐忧
讯 外资银行在争取到本地注册后,“触角”延伸及信用卡业务已成必然,这对于中资银行拓荒不久的信用卡领地无疑将构成极大的威胁。进入盛夏的申城,中资银行针对信用卡的“跑马圈地”之争亦愈演愈烈,过热的竞争甚至迫使发卡行频频降低审核门槛,过分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的发卡理念,极可能为日后埋下亏损隐忧。
仅凭身份证即可办卡
在地处广东路上的一家股份制银行门前,该行信用卡营销中心的员工一早便摆出促销摊位,并以便携式电风扇等小礼品为卖点,推销该行的“加菲猫信用卡”。记者询问该行的促销人员获悉,只需提供本人身份证或工作证原件、复印件就可以成功申办到3000元至5万元透支额度的信用卡。
当记者表明并未携带工作证时,对方称“有名片也可办理”。当记者质疑名片很可能是无效担保时,对方强调这无须记者担心。促销人员李某告诉记者,“哪怕名片上的信息是假的,或是你之前单位的,都无所谓,或者你明天就离开名片上的这家单位,我都管不着,关键是上边有你本人的姓名和工作单位。”
不难看出,身份证几乎成为办卡环节唯一的凭据。在对潜在持卡者的经济实力缺乏了解的情况下,银行如何保证借贷款项的安全呢?事实上,凭一张身份证即可办卡,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中资银行摆摊推销信用卡的审核标准。为了吸引路人的驻足,很多银行拿出颇诱人的促销礼品,只要填表,并留下身份证复印件和名片,那么“礼物就是你的了”。
在追求发卡数量的考核指标下,发卡成本、审核标准等均沦为次要因素。
在校生兼职信用卡推销员
为了尽量多的布点推卡,许多银行甚至雇用一批缺乏基本业务常识的临时工,在摊位上推销信用卡,这也是导致审核关难以把严的原因。
据记者调查,部分发卡行目前从沪上高校临时聘用在校大学生帮助其推销信用卡,一般每收到一张合格信用卡申请单可获10元提成。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在校大学生具有一定素质,但普遍缺乏银行方面的专业知识。
因审核不严导致坏账损失,责任应由谁来承担?一位来自上海大学的吴同学表示,“这肯定不是我的责任,到时候会有银行的人去追债的,我只管发卡。”
获取客户信息重于牟利
将风险管控常挂嘴边的中资银行,不会不知道发卡审核关过松会带来怎样的危害。不过,作为各银行必争的信用卡业务,“只有上规模才会有效益”的经验,让中资银行情愿把争夺客源放在首位。
事实上,由于发卡成本高、赢利点少、坏账比高,信用卡业务一般很难赢利。国外一些专门从事信用卡业务的公司近年来不断被大型银行兼并(如世界最大独立信用卡发行商美信银行被美国银行收购)就是佐证。
上月,华夏银行与德意志银行携手,成为最后一家介入信用卡市场的全国性银行。既然很难赢利,那为何各银行还要削尖脑袋闯入信用卡市场呢?一位国有银行信用卡中心负责人表示,客户信息已成为金融业炙手可热的争夺焦点,各家银行拼命“跑马圈地”目的正在于此。掌握足够的客户信息,等于有了与潜在客户建立、维系和发展长期关系的机会。(来源:新闻晨报)

- · 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开启信用卡大额支付 | 2009-08-10
- · 调查显示:中国暂无信用卡危机 | 2009-07-30
- · 多家银行叫停大学生信用卡业务 存在很多问题 | 2009-07-22
- · 网上出现规模化倒卖信用卡积分 | 2009-07-22
- · 国内多家银行叫停大学生信用卡业务 | 2009-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