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车生态链(2)
张煦
2010-08-28 09:53
订阅
 1  |  2  |  3 

互利生态链

事实上,炒车族的存在并未对经销商的利益造成损害,反而帮助经销商解决了一些不方便出面解决的问题——炒车族、经销商和厂商,如鲨鱼和在鲨鱼嘴中清理食物残渣的小鱼一样,构成了一条奇妙的生态链。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经销商表示,自己并不觉得炒车族带来什么麻烦,“没有哪个经销商不给拼缝供车的”。而某德系品牌的经销商更是认为,炒车族对自己带来了不少帮助。目前,来自厂商的任务量压力越来越大,特别是当车市驶入淡季时,经销商的压力就更为明显。这时候,经销商就需要依靠炒车族们来帮助售车走量,“特别是对于一些滞销车型,炒车族的活动能力比我们强,当他们帮我们把滞销车推销出去,我们也自然多给他们一些热销车型。”这位经销商说。

上面这位经销商负责人还告诉本报,“通常,加价售车的返利,经销商能拿到10%-20%左右,炒车族通常要赚走大头。原因是,我们也害怕炒车族到别的经销商那里去提车,尤其在淡季的时候,对销售量影响很明显。”

炒车族也获得了4S店内销售人员的欢迎。4S店内销售人员任务量包括两个标准,一个是热销车型的任务量,一个是滞销车型的任务量。如果不好卖的车型任务没有完成,则只能按比例拿奖金中的一部分。“所以,帮着炒车族售加价车型所拿取的回扣,对于4S店的销售人员来说,比赚奖金要容易和实惠得多”。

其实,厂商对于炒车族的态度也是暧昧不明。刚刚由某日系品牌的4S店跳槽到德系品牌4S店的陈斌说,近一年以来,厂商实际上对经销商加价销售暗中默许,主要也是因为车市价格体系的混乱和冷热不均。“以一汽大众为例,CC、高尔夫属于加价热销的车型,但对于宝来、捷达等车型,有的经销商就在赔钱。经销商不得不通过加价的车型,来把利润找补回来。”

虽然炒车族已经是汽车销售链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但炒车族能拿到热门车,还要靠所谓的关系。“如同经销商求着厂商给多发一些热销车型一样,炒车的人也求着我们。车给谁不是给啊?所以这里就有个关系和利益的问题。”上面那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经销商说。杨帆表示,“我以前所在4S店的董事长,和炒车销售公司的头儿是老乡,肥水肯定不流外人田嘛!”

 1  |  2  |  3 
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