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抑AH股价差有赖开放投资渠道
讯 近期H股的强势在昨日终结,中资金融股的反弹不再持续。自暴跌后,H股指数自最低8500点附近到最高反弹约10%,高于恒指4%的反弹力度,市场有内在调整要求。加上A股上证指数逼近3000点,市场近关情怯,投资气氛趋于谨慎。
昨日全部40只A+H股份(不包括停牌股份)中,H股下跌18家上涨19家,A股下跌9家上涨28家,全部A股价格均高于H股,平均H股对A股折价为37.55%。折价幅度最大的为仪征化纤,折价70.7%,最小的为招商银行,幅度1.5%。
AH股差价套利再度成为话题,两会期间中国证监会、外管局均对此有所回应。AH价差的形成既有历史因素,也有现实因素。首先,内地尚未开放资本项目下可自由兑换的外汇管理政策,客观上造成两地资金不能自由流动,人为割裂了两地资金纽带。这是AH价差的根本原因,也是阻碍套利机制发挥作用的主因。
其次,两地市场投资群体不同,投资环境、投资理念也不相同,内地股市相对封闭使得A股受外围影响相对较小,走势上更具独立性。不过随着QFII的推出、全球一体化程度加深,这一因素已不那么重要。
最后一点也是日益重要的一点,内地充沛的资金相对于稀缺的投资品种的矛盾。以新股招股冻结资金为例,香港市场冻结资金两三千亿元已经属于很大的数额,而内地市场冻结资金突破万亿已经不是新闻。内地投资渠道较少,投资品种稀缺,饥渴的资金追逐有限的资源;而香港市场投资产品丰富,H股的稀缺性不如A股,这是A股对H股溢价的一个合理解释。
在短期内无法解决外汇管制的情况下,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在一定程度上解决AH股价差是有可能的,例如业界已经提出的思路有:股份的互通,包括香港股票到内地市场发行CDR,或中国股票到香港发行HDR;或者实行AH股之间的自由转托管;资金的互通,一般的设想是给予一定的额度设立一个类基金,允许该基金在两地自由流动,从而拉平两地价差。不过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与其采取复杂的技术手段来实行套利,不如直接开放资金海外投资渠道。香港“十一五”行动纲领中提出建议,内地持有自有外汇金额达100万元人民币的人士可以自由来港投资,而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胡晓炼在两会期间提出可能允许个人直接海外投资,如果这些措施能得到落实,资本的逐利性会驱使其在两地套利,届时AH价差就不再是一个问题。现阶段AH价差引起关注,既反映了中国因素对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又为今后金融创新、金融改革提供了启示,毕竟制度创新是市场发展历程中最具革命性的元素。(来源:中国证券报 日期:2007-03-14)
- 粮价差扩大导致国内粮食走私 | 2008-04-30
- 跨境股票交易利于两地市场互动 | 2007-08-01
- 黄湘源:套利机制套住了啥 | 2007-08-01
- 方正:A股H股价差过大不正常 | 2007-08-01
- 深港热议CDR AH价差一把抹平 | 2007-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