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2008-03-28
郑轶楠
订阅

1500亿新基金难当“重任”

网络版专稿 记者郑轶楠 新基金频频发行,却并未如市场所期望的出现“救市”转机。

一边是老基金大幅减仓,一边是新基金步入“建仓良机”,在市场震荡中新、老基金完成仓位调整。

新基金“增援”

2008年国内引发了一场基金发行高潮,据统计,今年以来,监管部门已经放行18只股票型新基金,这批新基金日前已进入建仓期。基金认购也走出了前一阶段由于股市低迷带来的冷清。其中,今年首批发行的股票型基金建信优势动力因看好建仓时机,已经提前结束发行,募集规模为46亿元。另外,南方盛元也已于上周结束募集,募集规模达到62亿元,两只新基金都开始为市场输送资金。

目前,市场上仍有中银国际、浦银安盛和东吴、天治基金等几只新基金在发行,加上已经获批的新股票型基金,按照每只基金100亿元的募集上限计算,新股票型基金能为市场带来约1500亿元资金。

面对近来的市场大幅调整,作为市场的“增援力量”的新基金,基金经理称之为难得的“建仓良机”。因为,经过连续深幅下跌之后,沪深300指数2008年动态市盈率已经下降到23倍左右,而从横向比较看,美国道琼斯指数2008年动态市盈率为12.8倍,香港恒生指数为14.3倍,印度孟买SENSEX30指数为18.6倍。考虑到中国新兴市场以及上市公司20%~25%的增长率,目前A股市场的估值水平已经基本合理。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发展前景好、业绩好、行业优秀、现金流大的股票都是好股票。在股指大跌后大涨的情形下,可以采取高抛、低吸的波段操作法,用少量筹码降低成本。这一方法,时间将证明是有效的。

老基金“助跌”

就在新基金建仓的同时,老基金在快速减仓。

上证所赢富数据显示,2007年从“5.30”到“10.16”四个半月时间内,基金群体净买入3024.3亿元,平均每月净买入672亿元。同期,大盘迅速从4000点左右上升至6100点,升幅高达52%。

此后,从2007年10月中旬至2008年2月29日,同样在四个半月时间内,基金群体在上证所则呈现净卖出状态,净卖出金额为538.5亿元,平均每月净卖出120亿元。与之相伴的则是大盘从6100点回落到4000点附近,跌幅逾34%。

进入3月份后,基金快速大幅减仓更具明显的“助跌”性。从3月3日至3月17日,在短短的半个月中,基金在上证所净卖出273亿元,为此前平均月卖出金额的2倍有余。

新基金难当救市重任

发行新基金是否是证监会调控股市的手段?早在3月10日,证监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范福春在出席两会政协经济组讨论间歇回答媒体提问时表示,“发行新基金不是为救市”。范福春说,发行新基金并不是监管部门的救市行为,而是以市场为根本导向的,只要市场有需求,基金能卖出去,就应该发行新基金。在采访过程中,他一再强调,股市运行应完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比如,央行持续加息对股市究竟有什么影响,这些都是由投资者来判断的。

市场人士指出,很多投资者对于基金的态度已经由追捧变为抛弃,新发行的基金申购困难。很多基金公司为了新基金发行的成功,采取了抛出手中股票买入自己基金的作法。还有一些基金经理,联合其它公司的基金经理一起抛售股票,互相帮助买基金。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何新基金频发,股指不断创新低的现象了。

海通证券研究所所长汪异明认为,虽然近年来机构投资者比重已经有较大幅度提升,但是总体上市场中理性的机构投资者比重仍然偏低,机构投资者的“散户心态”仍然非常突出。

 

 

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2001-2009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