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2008-04-01
邓美玲
订阅

股市不能承受之重—大小非解禁

网络版专稿 记者 邓美玲 3月31日上证指数下跌107.43点,失守3500点关口,如果从2007年上证指数最高点6124点算起,现在指数的跌幅已超过了40%,蒸发的市值高达十几万亿元,这是来自CCTV-2《经济半小时》的数据,到底是什么在疯狂地摧毁着中国股市,在资金撤离的过程中谁是主导力量?

吕立新是信达证券研究开发中心的负责人,他刚刚主持完成了一份名为《股市不能承受之重-大小非解禁》的报告,报告称真正减持的威胁来自2009年和2010年,其中2009年8月份、12月份和2010年12月份是大小非解禁最高峰的时期。到2010年,如果大小非解禁的股票全部上市,按照现在的股票价格计算,市场总流通市值将比现在的流通市值要增长194.9%,相当于市场扩容近2倍,股票增加,而资金不变,这的确将成为A股市场不能承受之重。

昨日(31日),二级市场上18家上市公司的限售股解禁发行,单日解禁市值达到158亿元。据中金公司统计,3月份的解禁金额高达5100多亿美元,而且4月将会有138家上市公司共计114.88亿股限售流通股开始流通,累计解禁市值总计1542.91亿元。面对规模巨大的解禁,投资者们纷纷“闻之色变”,市场上急性杀跌和非理性的恐慌也四处蔓延。在2008年3月,解禁市值排名靠前的中国平安、云南铜业、中国太保都急剧下跌,其中中国太保于3月27跌破IPO发行价。

目前中国股市已经处于最混乱的状态,一方面是大量资金撤出市场,一方面是投资者持观望态度,对政府救市心存期待。3月份是大小非解禁的高潮,在市场持续低迷,大盘疲软、信心普遍不足的情况下,大小非见好就收,减持套现的行为越来越多。在全流通格局中,大小非已经成为市场的重要博弈力量,由于他们的介入,使原来的小盘(小流通盘)撬动大盘(大市值)的杠杆失去平衡,市场骤然供过于求。在这种情况下,散户成为最明显的风险转移目标,一些大小非在市场低迷时拉高出货,让散户高位接盘,对于大小非自身来说,因其总体股权购入成本极低,所以他们在股市急剧下跌时仍能获得暴利,而广大散户则成了“代罪羔羊”。

面对40%的跌幅和将要发行的114.88亿股限售股,有专家呼吁管理层出台相关措施规范解禁股的发行,股民纷纷直言那些暴力解禁的垃圾股将成为中国股市的杀手。供过于求和恶性减持已经成为目前股市的二大“毒瘤”,在这个时候,抢救中国股市已经不能只靠市场和广大股民。

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2001-2009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