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2008-04-22
严钰
订阅

专家:熊市不言底,需尽快援救市场信心

网络版专稿 记者 严钰 上证A股周二盘中一度跌破三千点,而后出现70分钟连续拉升157点,最终得于收在3147点。对于市场的巨幅波动,专家在举办的一季度宏观经济解读网络访谈上表示,熊市不言底,相关政府机构应尽快出台配套措施,来援救市场的信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国际金融室主任曹红辉认为,现在股市存在的问题,不能单纯的用国家是否救市就能解决的。“在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资本市场,如果出现了市场齐涨齐跌,暴涨暴跌,那这个市场肯定不是调整,而是灾难,是危机。现在证监会恢复基金发行,包括对大小非解禁有了新的规定,这些措施带有政策救市信息,但现在看来作用不大。如今市场已经出现了信心的危机。而为何会出现信心的危机?是因为制度的出现造成了结构供求的失衡。”

“首先,大家都担心再融资,现在又有H股回归、A股回归,这些都是股市供给方面的。而需求呢?因为宏观经济可能有担忧,大量资金撤离股市,此外就是印花税提高也吸走了资金。所有这些需求方面的因素都是负面的,而供给方面是增加的,此消彼涨,就会引发股市的供求关系失衡。”

对于市场的底部,曹红辉认为,“熊市不言底。有人说1800、1500,但我看是没有底的。首先,铺天盖地的存量的股权要退出,增量的股权要融资,所以说股市没有底。市场主体之间的博弈找不到均衡点。所有这些,都是市场失灵造成的,需要市场机制完善与变革。”

他认为市场制度必须进行全面的变革与完善。“股票市场的各项制度,比如说新股发行的制度,再融资的制度,监察制度、信息的披露制度,都要进行全面的变革与完善。这样才能在一个制度框架下,老股东和新股东之间才能形成博弈。短期内,我觉得应该是治病救人结合。大家知道咳嗽要吃什么药,要吃消炎的,也要吃止咳嗽的。也就是说采取短期的措施和一些制度的完善措施,要两方面进行,也就是大家经常说的组合拳的问题,否则光靠一项政策,期望其显示如何高明,或者是出其不意,这些都是背离了市场经济的规律。”

而中信建投首席宏观分析师潘向东认为,“对于市场的底,其实我们谈这个问题谈得比较少。我认为现在的市场还是看不清楚,看不清楚的时候最好还是回避。我不知道底在哪儿。”他还认为,今年持续下跌,已经远远超过了宏观经济表现能够解释的范围。

另外,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祝宝良还表示,“热钱也是一个相对棘手的大问题。现在中国市场内有那么多热钱。这些热钱是来盈利的,能盈利的,主要有房地产等等。但肯定也有一部分资金会抄底进到股市里。”

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2001-2009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