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救灾为重 三大利好政策或推迟出台
网络版专稿 记者 邓美玲 有消息称,“5.12汶川大地震”后证监会曾经电话指导各基金公司,要求他们“只买不卖,保持市场稳定”。最近有越来越多的声音认为,在当前以抗震救灾为主题的大环境下,管理层为了维持稳定的主基调,一切有可能引起市场波动而风险较难控制的举措都有可能被推迟出台,创业板、融资融券、股指期货这三大利好都有可能延至奥运后推出。
非常时刻
5月12日晚上,证监会成立应急小组,制定了8条涵盖上市公司、证券公司、交易所等证券交易的各方机构的规定。由于与一些灾区上市公司无法取得联系,沪深证券交易13日对四川、重庆两地共66家上市公司实施技术性停牌措施,直至公司刊登公告后复牌。除了这些规定外,证监会托市的措施还包括风传的基金救市。在这个一个时刻,集体做多成义市已经成为现实。在这样一个非常时刻,维持市场稳定,防止大跌大涨成为当务之急。
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曹凤岐教授在2008年中国蓝筹公司年会上在接受《华夏时报》采访时表示,尽管地震对二级市场带来的影响有限,但是由于地震遇难人数的不断增加以及大范围的影响,很可能资本市场建设的脚步会暂时停滞。“毕竟最近这一阶段仍然以抗震救灾为中心,稳定市场是最重要的,待灾情有所缓解后,再考虑具体政策推出的时间不迟。”
创业板是今年上半年一直说得很多的一个话题,在4月份,“创业板今年上半年将推出”这样的声音还不绝于耳,而现在更多的人则认为“创业板推出还需慎重。”5月22日,深交所上市推广部副总监邹雄表示,为了防止投机性过重,深交所正在研究提高创业板的交易门槛。邹雄指出,创业板的推出应立足于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特别是培育新兴产业。同时通过这个市场支持一些新经济,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支持新农村建设,特别是具有区域优势和区域特点的企业。深交所担心由于公司规模较小,交易过于活跃,投机性过重,所以正在研究提高创业板的交易门槛。
热钱流出的危险
有人士认为管理层将推迟利好政策出台的原因之一是防止热钱突然大幅离抽离市场。广东社科院“境外资金异常流动研究”重点课题组组长黎友焕博士表示:07年通过地下钱庄进入的游资高达3000亿美元,08年一季度呈现大进大出,目前又净流大增,有超过前几个季度的特征。热钱的流入流出也吻合A股市场的趋势变化,估计大部分热钱在5800点以上已经抽离,前期3500左右,热钱可能已经进入股市完成了抄底建仓。如果股市在热钱成功抄底后大涨,市场上将会发生什么?
5月20日,恒生指数下跌2.23%,当天恒生指数开盘即开始下跌,至10点37分就下跌了531.33点,在下午跌幅一度扩大至693点,受此拖累,A股一泻千里。热钱撤出是这波港股的急剧下跌的主要原因。5月至今,港股的资金流量就已经出现明显下降。“以港股5月份的表现来看,资金流量出现进一步下降,到目前为止,5月份港股每天成交量只有788亿元,是今年以来最淡的一个月。”香港第一上海证券市场策略员叶尚志表示。
5月26日,沪指全天下跌108点报收3364,跌幅3.13%。深成指下跌326点报收11890,跌幅2.67%。金融股成为市场下跌的“罪魁祸首”。而在5月20日沪综指连续跌破3500和3600两个整数关那天,下跌最狠的还是金融股,整个板块暴跌逾7%。同时有数据表示,在5月20日左右,有大量资金流出金融服务行业,其中证券类、银行类个股资金流出较多。其中主力大家公认为是热钱在操作。
对于热钱大量流出对金融市场造成的重大影响,也许市场并没有深刻地认识到。目前国家外汇管理局正对中外资银行的中长期、短期外债进行新一年度的削减,并对进出口贸易的外汇管制条款进行更严格的细化,银行业人士认为,这是为了收缩信贷规模适应宏调的需要,也是为防止在人民币升值、股市不景气等背景下,热钱大幅跨境流动。

- · 创业板急需扩大规模 | 2009-08-04
- · 创业板受理企业今揭晓 部分候选企业曝光 | 2009-07-31
- · 创业板开户数仅18.8万 券商提醒“宜早不宜晚” | 2009-07-28
- · 建信基金:创业板IPO对市场有利 | 2009-07-28
- · 创业板申报首日 38家券商推荐108家企业 | 2009-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