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2008-06-23
欧阳晓红 胡中彬
订阅

解禁股再上锁 三一重工开启市值管理

经济观察报 记者 欧阳晓红 胡中彬 2008年6月17日,作为股改及全流通时代风向标的三一重工(600031.SH),在股市十日连跌中迎来其51812.62万股的解禁。

6月18日,三一集团自锁解禁股的承诺公布于众,三一重工报收涨停。同时,A股市场结束十连阴,上演“V”形暴涨,两市几乎全线飘红,沪指更收复2900点。市场担忧的全流通时代序幕并没有拉开,却无意间开启了市值管理的“冰山一角”。

“6月18日A股强劲反弹,市场无不联想到了三一重工的积极影响,某种意义上,三一集团的承诺对稳定情绪起到了正面作用,这正是市场所缺乏的。”中信证券行业分析师认为。

减持担忧砸落股价38%

Topview数据显示,在6月17日之前的近10个交易日里,六大机构席位在沪市共抛售约43395.82万元的三一重工股票,机构对该股的持仓为50.515%。机构对该股全流通后大规模减持套现的担忧显露无遗。

出于这种担忧,三一重工的股价从5月16日的44.99元直线下落至6月16日的27.88元,下跌了38%,远超同时期上证综指20%的跌幅。

6月18日,三一重工公告称,三一集团承诺对其持有的6月17日解禁的51812.62万股三一重工股份自愿锁定两年;此外,自2008年6月19日起两年之内,若其二级市场价格低于2008年6月16日收盘价的两倍即55.76元/股,三一集团将不通过二级市场减持其持有的三一重工股份。

一纸承诺公告令市场对三一重工的信心出现分化。Topview数据显示,公告当日,营业部席位共净买入该股约7013万元,基金席位共净卖出该股约28251万元,南方基金卖出达1.7亿元,大成、海富通和华宝兴业等基金也同时选择了卖出。

三一重工方面表示,大股东三一集团坚持长期持有上市公司股票,长远看好上市公司发展的初衷不改。此前对减持存有顾虑的其他几位股东亦表示了坚定投资的信心。

中信证券机械行业分析师认为,承诺对投资者是种利好,对资本市场更具标杆意义。何况,大股东自己也惜售,股价如此之低出手的话,无异于自己“打”自己。因此,从维护公司价值来说,也可以理解。

不过,对于业界有传自锁承诺是监管层授意之举,该公司方面解释称,完全是公司自主自愿,无任何来自监管方面的意见。

一位地方证监局人士证实,此举的确是三一重工的企业行为。

三一重工总裁向文波称,全流通时代开启之际正值市场极为敏感脆弱,“作为首家全流通的企业,三一愿再做表率,对减持股份做出庄严承诺,并倡导上市公司共同维护市场稳定。”

此外,仍有市场人士质疑,“三一重工此次承诺的是近日解禁的5.1亿股,但其此前已解禁的8428万股只要股价达到55.76元后,仍然可以卖出,不排除其通过5.1亿股不减持来将股价拉高,从而减持另外8428万股的可能性。”

开启市值管理

目前,按三一重工6月16日的27.88元/股计算,此番解禁股票市值高达144.45亿元,但较20个交易日前,已经缩水94亿元。

“市值缩水完全是因为负面情绪在起作用,如果再减持,更会起到副作用。”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中心理事长施光耀表示,“是时候导入市值管理的概念了。”

市值是上市公司股本乘以股价之积(市值=股本×股价)。伴随着我国资本市场进入全流通时代,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开始成为一个全新的标杆。

施光耀认为,三一重工的行为体现了对股东权益的负责,表明上市公司视资本市场为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平台。“不过,这并非为承诺,而是履行义务,是专业市值管理的一种体现。这样的公司多了,市场悲观情绪有可能被修复。相信全流通时代是一个两极分化的过程——负责任、效益佳的公司不会减持,而经营困难、以套现为目的的公司定会不择手段‘出局’。”

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2001-2009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