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利润多至数千万 券商热衷上证50ETF套利(1)
1 | 2 |
据本报了解,在近期大宗交易火爆的背后,是以券商为主的一些机构利用大宗交易买入QFII手中的上证50成分股后,再在随后的几天里配齐50ETF里的一揽子股票兑换成ETF抛出,套取其中的利差,而机构一次这样的操作最高能够形成接近5%的利益空间。
升温背后
3月10日和11日,上证指数在经过前一日的中阴线之后小幅波动了两天,市场波澜不惊。然而,在这两天收盘之后,另一个市场却异常活跃,这就是沪深交易所为方便和撮合大额交易而设立的大宗交易系统,其成交规模对二级市场不会产生直接影响。
上交所的资料显示,在3月的那两天交易结束之后的半小时里,大宗交易系统总共完成了超过40笔近10亿元的成交,比前几个交易日明显增加,“虽然大宗交易这几个月里都活跃了不少,但像这样在两天里就成交这么多的还不太多”,上交所一位人士称。
这种大宗交易集中出现的情况并不是第一次,今年2月19日和20日,以及去年12月19、22、24、29日,上交所的大宗交易系统都出现过突然高度“升温”的现象。
这些大宗交易基本都在同一个类型的股票上,即上证50指数的成分股,而且非常分散,每一次都涉及上证50中超过二三十只的股票。
同时,每一次大宗交易突然升温时,成交的双方还都只集中在两三个交易席位上。
例如3月的两天中,卖方主要是中金公司上海淮海中路营业部,买方同样来自中金,是该公司北京建国门外大街营业部。2月的两天中,上述两个营业部都成为了卖方,而买方则变成了银河证券总部和瑞银证券总部。在去年12月,中金上海淮海中路营业部是唯一的卖方,而买方也只有中信证券北京北三环中路营业部。
“中金的这两家营业部是众所周知的QFII大本营,卖方很有可能就是QFII,但进行交易的应该不会仅仅一家QFII,而是很多家,”海通证券的一位分析师称,“根据有关规定,一个席位上的多家QFII同时持有同一只股票不能超过一定限制,因此能够卖出如此分散并且又达到一定规模的股票,只能是很多家QFII一起所为。”
至于成交价格,“定价并不复杂,通常是当天中午的收盘价,有时候也用全天的收盘价,即使偶尔有所不同,也就在这一价格附近。”中金上海淮海中路营业部的一位人士告诉本报,今年3月和去年12月涉及上证50成分股的大宗交易用的就是午盘价,只有今年2月用的是尾盘价。
事实上,大宗交易的双方在真正成交前也是先约定好了,并不是临时定的成交价格。
1 | 2 |

- · 休养生息式的经济 | 2009-08-11
- · 券商7月收入大增 银河证券一月佣金超10亿 | 2009-08-10
- · 国信证券拟并购华林证券 或成最大券商并购案 | 2009-08-10
- · 油价超涨 贸易商套利路径 | 2009-08-08
- · 券商系期货业绩翻番 保证金年底可突破千亿 | 2009-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