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股市:藕断丝连还是一刀两断
但对于全球金融巨头们来说,中国却是为数不多的避风港。“是同中国股市藕断丝连?还是一刀两断?自2007年秋季开始,投资者就一直苦苦思索着这个问题。”法国兴业银行集团亚洲首席经济学家马博文(GlennMaguire)在接受本报独家专访中回答了这个问题。
经济观察报:你如何看待中国股市的投资价值?
Glenn Maguire:有人认为,新兴市场的经济增长,特别是中国的经济增长,将会受到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特别是美国的严重拖累,但也有一些人认为,这些新兴市场国家几乎不会受到什么影响。我们的研究预测,虽然会受到影响,但这种不利的负面影响甚微。中国经济同美国经济之间的关联度并没有很多人所认为的那么大:美国年度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水平,每发生1个百分点的波动,那么,亚洲经济增长水平,特别是中国经济增长水平,就会发生0.5个百分点的波动,也就是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波动幅度只有5%左右。总而言之,相对于那些仅在欧美经营的企业而言,涉足中国和其他新兴市场较深的欧洲公司所受到的创伤将较轻。
未来几年中,中国经济增长将保持强劲的势头。直到现在,我们仍然认为这个增速保持在每年9%-11%左右。同时,自2000年以来,资本性支出暴涨,而且这些投资的优先次序向消费者方向倾斜。因此,除了如电信设备和半导体这样的各个消费者导向的细分技术领域以外,汽车、药品、奢侈品、化妆品、食品零售和航空旅行等领域的经济运行表现预计将超过平均水平。在某些行业,如水泥行业,将会出现结构性调整,这将为全球行业参与者带来了巨大的机会。
经济观察报:但好像目前海外投资人对中国市场的热情不是很高?
Glenn Maguire:投资者在中国的姿态现在已逐渐转向中性,甚至是消极。绝对而言,中国的情况正在不断地恶化,但相对来看,中国的经济表现仍将远远地超过其他工业国家。因而,我们仍然坚信我们的观点,认为国际集团,包括欧洲的公司,必然会保持和继续对本地区进行投资。
我们对欧洲主要公司在亚洲 (不含日本),东欧,俄罗斯,拉丁美洲和非洲这5个新兴市场中所处的地位进行了评估,我们注意到,很少或根本没有涉足这些新兴市场的公司,总体经济增长的总体前景较差,这就降低了它们在股票市场上的吸引力。相比之下,对于那些涉足最深的公司来说,新兴市场对其已经具有战略性意义,变得非常至关重要,一般来说,都具有良好的股市表现。“新兴的因素”已经成为其股票表现的关键。
经济观察报:那是不是说中国可以拯救世界呢?
GlennMaguire:内部消费的良性趋势以及中等激烈程度的国内竞争,对于非中国的消费型公司应该有利,在某些行业中,情况也正是如此,如零售,食品,奢侈品,酒店,体育用品和制药。然而,在同一个产业内部,即使中国的竞争进一步地加剧,欧洲企业由于有强劲的内部投资,特别是在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其在华的潜在发展空间仍然很大。但反过来,在未来几年中,中国公司应将会在国际市场上屡屡露面,特别是在那些生产成本是关键因素,而技术和销售能力不是主要因素的经济部门,特别是汽车,电信设备,化学品和技术。
如果认为中国消费增强的作用在任何一个敏感的时期都能抵消美国消费需求疲软的影响,这只是一种幻想。即使整个中国经济完全是消费驱动型经济,如果美国消费紧缩,中国消费增长量也不可能弥补全球经济最终出现的消费需求减缩量。
不过,对于中国经济来说,这些新动向却很重要。由于中国的大部分消费支出是内向的,而不是外向的,因此,我们认为,中国零售销售强劲的作用将能更大程度地抵消外部萎缩的影响。

- · 巴曙松新书三月出版 | 2009-03-17
- · 金融海啸凸现政策“空白” 外方股东“一拖二” | 2009-02-23
- · 农产品难成暴跌避风港 | 2008-10-24
- · 农产品难成暴跌避风港 | 2008-10-24
- · 法国兴业银行冲刺中国法人牌照 | 2008-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