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电下乡补漏洞:简化补兑流程限制最高价
记者 严钰 有关家电下乡的操作细则于4月22日发布,《细则》显示家电下乡补贴审核兑付程序大幅度简化,同时设定了家电下乡产品的最高限价,并规这一政策在各地区实施的时间统一暂定为4年。
家电下乡是为拉动中国经济而推出的惠农政策,以上《细则》由财政部会同商务部、工信部、发改委、质检总局等家电下乡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制定。
有专家称此次《细则》的出台将为家电下乡政策打补漏洞,简化补兑流程和限制下乡产品最高价将起到保障农民利益,拉动其消费积极性的作用。据了解,此前家电下乡的补贴资金到手时间太长,补贴款被中间商吃扣,价格产生价格倒挂以及产品限价过低等现象使得利好政策名存实亡,极大挫伤了农民购物积极性。
简化补兑流程提高积极性
根据《细则》的补兑手续新办法,兑现的时间可由几个月缩短到15个工作日。
此前,农民购买家电下乡产品的补兑手续相当繁杂。按照商务部、财政部对于家电下乡产品的操作流程,从条形码标记到品牌输入的确认,补贴从申请到确认再到兑现是一个复杂繁琐、时限过长的流程,中央财政—省财政—县财政—乡财政,周期一般半个月到两个月甚至更长。
而与之对应的是,一般农民买一个家电产品国家的补贴就是一两百块钱,但一些在县城购买下乡家电产品的农民有时会为了这一两百元的补贴来回跑上好几趟,而现在农村一个民工干一天活通常也能挣一百块钱左右。这样,农村消费的积极性也大减。
根据此次出台的《细则》,简化补贴程序改革试点在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进行。改革主要是解除生产企业发货登记与销售网点录入环节间的制约关系,取消乡镇财政所审核、县财政局兑付环节,改为销售网点代审、乡镇财政所兑付。试点时间为今年5月1日至今年7月31日,试点成功后全国推广。
对于未改革地区,仍然由财政部门审核并兑付,但解除生产企业发货登记与销售网点录入环节间的制约关系,并将原来“乡镇财政所审核,县财政局兑付”调整为“乡镇财政所审核并直接兑付”。
此外,《细则》要求,不管是否进行简化补贴程序的改革,凡由于银行网络不健全、地广人稀等原因,实行“一卡通”、“一折通”方式兑付有困难的地区,在确保资金安全的情况下,可创新补贴程序,采取销售网点代理审核并垫付补贴资金,再与财政部门清算的方式。采取上述简化措施后,在农民提出补贴申请的15个工作日内,补贴资金必须兑付到位。
尽管如此,也有专家提出更加简化的补兑建议。他们认为,家电下乡的补贴兑现流程是否可以由零售网点与当地财政部门对口现场核对销售信息、现场办理,让农民更便捷地拿到补贴。像国外退税一样,以农民在零售网点凭身份证件现场退税的方式调动农民消费的积极性。
最高限价防止价格倒挂
自2007年家电下乡试点工作推广以来,下乡产品比市场上同类产品还贵的“价格倒挂”现象正愈来愈普遍地出现在国内很多地方。此次《细则》规定, 家电下乡产品最高限价为彩电3500元,冰箱(含冰柜)2500元,手机1000元,洗衣机2000元,壁挂式空调2500元,落地式空调4000元,储水式电热水器1500元,燃气热水器2500元,太阳能热水器4000元,电脑3500元,微波炉1000元,电磁炉600元。
《细则》中规定下乡产品出台统一的最高限价,可以有效抑制不法家电厂商随意提高商品价格,欺骗农民消费者的行为。然而有专家对此也提出自己的观点,她们认为,家电下乡产品必须及时调整中标价格,防止价格倒挂,而不是统一的一刀切。
据了解,家电下乡指导价一般是在申报时就确定的,而家电下乡产品从申报到批复以及进入到流通领域,中间需要一定的周期,一般最少都在10天以上,而此时市面上的同类非下乡产品可能已经销售一段时间且随原材料价格下降而销售价有所下降,而指导价还是按前期的市场确定的,也有可能导致价格倒挂现象产生。

- · 曾轶可“虚火”盛 | 2009-08-13
- · 女子醉悬高楼惊动谈判专家 12楼窗外呆两个半小时 | 2009-08-13
- · 千万富翁二奶携女索百万遗产 发妻拒认其身份 | 2009-08-13
- · 广州首现甲流重症病例 17岁中学生仍中度昏迷 | 2009-08-13
- · 谢晋遗孀诉宋祖德案开庭 律师辩称博客被“黑” | 2009-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