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构“拱猪”股市赚钱效应
经济观察报 记者 赵娟、申兴 6月12日,上证指数下挫53点。要知道,从进入2009年的第一天开始,股市就没有出现过真正的调整,1800点到现在的2800点,其间完美上涨。上周五的这种跌幅在这个期间出现寥寥无几。
从去年11月份股市探底到现在,上证指数已经上涨将近70%。2800点只是股市上涨过程中的一个“驿站”。
IPO重启、股市涨幅过大、基本面没有跟上来……似乎都对这个市场没有产生根本性的影响。
2800点的赚钱效应
这一段时间,券商股的持续上涨,让北京一家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很开心。5月底6月初,他管理的基金大举进入海通证券,获利超过20%,这只基金目前还保持9成仓位。
广州一位基金经理正在外地调研,虽然发现很多企业业绩并没有大的改善,但是他也没有降低仓位,“这就是公募基金的游戏,同行仓位都在高位,不保持就会落后。当前看不清楚的时候只能做些调仓,谁也不敢与大家的做法太偏离。”
5月底,主板IPO重启的消息明确后,有人也一度担心市场会向下调整。北京一位基金经理在消息出来后的第二个交易日,就迅速降低了仓位。随后他发现自己并不是后知后觉了而是“抢跑”了,次日,他又将仓位补回。
这恰恰反映了近期市场上的机构们普遍存在的激进的波段操作手法。但是,这些乐观的基金经理们的依据是,即使是IPO真正重启,也不会给股市打来太大的打击,短期调整后上涨的趋势不变。
目前,公募基金的平均仓位保持在80%附近。6月初,华夏、嘉实等基金公司曾短期减仓,卖出获利的有色金属等板块,但是更多的基金公司在加仓、调仓。
“现在许多房地产商甚至开始争单日销售冠军,从地产、汽车的数据看真的不像是股市见顶。”海富通风格优势基金经理康赛波称。
这些表象预示着牛市回来了吗?国泰君安策略分析师翟鹏指出,今年的股市和经济基本面就像在“龟兔赛跑”,跑得快的“兔子”股市应该等一等后面的经济基本面这只“乌龟”。但问题是,过去一段时间股市却没有放慢脚步的意思。
从市场的交易数据我们甚至会看到更为吃惊的一幕。5月份的日均股票交易额较4月小幅回落至2060亿元,仍保持较高水平。2009年1-5月的日均股票交易额为1828亿元、年化流通市值换手率和年化市价总值换手率分别为689%和283%,而2007年,这三个数值分别为1895亿元、770%和233%。这可以看出,上半年数据表现与2007年大牛市时相差无几。
“现在就是赚钱效应,这样的数据说明,一方面投资者信心很足,另一方面大家在追逐短线。”明达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刘明达称。目前,深圳一些阳光私募公司目前的仓位依然接近满仓,“要随时警惕市场出现过度泡沫,但市场还是值得投资。”
以理性著称的专业的基金经理们,在经济基本面并没有表现出转折性改变的情况下,表现得相当激进。
万家基金提出,6月策略的性质将从5月份积极“维稳”转为“积极”,适当增加进攻性品种配置。
私募基金经理们更显得忙碌。5月底6月初,江晖管理的星石投资旗下3只阳光化私募信托产品同时成立,这是继3月份以来星石投资第二次连发3只产品,星石投资相关人士曾表示,这些新产品都是应投资者的要求而发的。而深国投旗下目前热销的阳光化私募信托产品就达到6只。
汇聚着国际炒家的香港市场,资金更为活跃。6月初,超级大盘股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中移动近期的单日上涨动辄超过5%。中金公司研究统计,新兴亚洲股票基金自3月中旬至今资金流入近153亿美元。
流动性吹起的泡沫?
“唯一看的就是货币量”,数家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都这样告诉本报。
深圳一家基金公司的投资总监称,信贷投放这么多钱,政策面也支持,月度经济数据也越来越好,在流动性和经济转好的双轮驱动下,大盘还会继续上涨,下半年从大方向来讲,除了估值高是个风险因素外,其他推动上涨因素都没有改变。
但是,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王炫提出,很多人其实是“伪看多”。他认为股市最终的上涨还是由经济复苏的进程决定的。”
但种种迹象表明,当前状况是,推动股市上涨的动力正在市场上表现为流动性的充裕上。
6月12日,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国际金融协会(IIF)春季年会上的讲话恰恰印证了这一点。他说,应关注信贷消极信号,并反思为什么股票市场恢复反弹得这么快,信贷政策应注重防止资产泡沫。
虽然嘉实基金一位投研人士认为,资金的流动性可能在CPI由负转正之时出现拐点。甚至有更多人认为,在没有确定GDP保八之前,宽松信贷政策不会改变。
但是与刘明康的话相呼应的是,6月12日,有传言称,央行已经在给商业银行发出收缩信贷规模的指导性建议。
“即使是‘龟兔赛跑’,现在还不是‘兔子’跑到离谱的时候,2700点不便宜,但是大市值股票还是合理的。”王炫称,目前,有色、煤炭、地产、金融等资源产品依然被基金和券商机构看好。
进入6月份以来,大盘蓝筹股表现抢眼,此前沉寂已久的大盘蓝筹股票全面雄起。专注追踪大盘股的基金华夏上证50ETF和易方达上证50表现突出,分别以6.36%和5.95%的收益排在前列。而业绩表现靠前的都是针对大盘股、蓝筹股布局的基金。
2007年牛市的走势显示,从“5·30”到10月份6000点,蓝筹泡沫持续了5个月,刘明达认为,蓝筹泡沫不会超过6个月。股市的上涨最终还是要靠业绩的支撑。
6月12日,在IPO第一单即将出笼以及央行提示收缩信贷的传闻下,上证指数下跌53点,有意思的是,总市值前十位的股票竟无一家上涨。

- · 股市大跌申银万国交易系统出错 | 2009-11-25
- · 并没有看到“明确的医改方向” | 2009-11-25
- · 机构举棋不定:看好年度行情,不知从何下手 | 2009-11-24
- · 基金评价机构积极备战争入第一批名单 | 2009-11-24
- · 信贷消费的杠杆效应更大 关键在风险控制 | 2009-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