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报披露临近 疫苗概念急降温
记者 温慧抒 “没有业绩支撑的股票永远都是长不了的。”中报的临近一些前期被爆炒的股票正在露出真面目,因甲型H1N1而爆炒的疫苗概念股正在如此。
本轮甲流行情以来,疫苗股有5个以上的涨停,而涨幅最大的莱茵生物更是拉出17个涨停 。不过随着股价的暴涨的退潮,公司股东与游资之间上演了一场爆炒与减持的博弈之战。
分析人士指出,受“甲流感”流行的影响,医药生物股前期被资金大肆炒作,相当一部分个股的股价已经完全脱离基本面。中报披露日渐临近,股价走势将更加贴近业绩,那些前期脱离基本面被疯炒的个股将逐渐向其价值中枢回归,股价调整在所难免。
爆炒?减持?
近两个月以来,由于H1N1流感概念的炒作,达安基因的股价一路狂飙,从5月8日的11.30元飙升到7月9日的16.30元,股价几近翻番。但是,就是在股价上涨如此快速的情况下,大股东却纷纷减持。
5月14日~6月19日,股东红塔创新减持241.4万股,占总股本的1.097%,减持均价高达17.21元/股。
6月3日,公司前高管、第三大股东杨晓涛套现4600万元。6月18日,杨晓涛再减持323万股,成交金额1亿元。
7月3日,大股东中大控股减持200万股,占总股本的0.83%, 均价为16.64元/股,套现3328万元。
受到大股东的纷纷减持的利空影响,股价也开始有所回落。
尽管达安基因证券事务代表王英称:“中大控股出售股票主要是基于其国家大学科技园新项目的资金需求,并且承诺未来6个月没有进一步减持计划。减持对股价的影响应该是短期的。”
王英的解释听起来似乎合情合理,但是业内众多的医药分析师都认同一个事实:前期遭遇爆炒的生物医药股(主要是莱茵生物、达安基因、普罗股份、海王生物)都存在股价与业绩严重不匹配。
无独有偶,和达安基因同属生物医药板块的莱茵生物,也是表现抢眼,在短短两个月内,该股共出现17个涨停和3个跌停,走势怪异,让人难以捉摸。莱茵生物狂涨的背后是股东的大肆减持。
在6月3日,公司首次披露,公司前高管、第三大股东杨晓涛套现4600万元,而在随后一周内莱茵生物股价再次上涨46.43%、演绎第二波流感行情时杨晓涛于18日更大手笔的减持323万股,成交金额1亿元。两次减持,杨晓涛已累计套现金额将近1.5亿元。
中报灭“火”
“题材和资金面的共振导致流感概念的这轮疯炒”深圳民生证券总经理张志民认为, 因为疫情消息曝光率高,理论上说对相关的药物或者试剂有很大的需求,大量的资金蜂拥而至就变成合情合理的事情。
联合证券医药研究员谷方庆介绍,达安基因生产的这种甲型H1N1流感试剂盒这类产品,技术和量产能力都不是太大的问题,关键是市场要有足够的需求。
而事实上,达安基因目前只是用在了研发和小范围的实验室,并没有在市场中广泛的使用。据达安基因证券事务代表王英介绍,他们还没有拿到用于市场生产和销售的医疗牌照,所以,未来流感方面的业绩能给公司带来多大的收益还不能确定。
关键的环节终于找到,那就是业绩真的是难以支撑股价了。因此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在股价大涨的情况下,大股东纷纷大量减持了。
中报的揭晓和临近又一次印证了这样的判断。
7月16日,莱茵生物披露了其中期业绩快报。然而,在股价爆炒之后,疫苗概念并未能转成产品需求,给其业绩带来强劲增长动力。
莱茵生物上半年营业收入为5499.89万元,较2008年度同期下降19.44%;实现营业利润501.32万元,较2008年度同期下降38.9%;实现利润总额629.85万元和净利润523.78万元,分别较2008年度下降22.07%和29.62%
以披露的快报业绩来看,莱茵生物每股收益为0.08元,市盈率已超过50倍。
另外几只前期被爆炒过的几只生物医药股,尽管中报还没有公布,但通过上市公司中报预告的一个迹象也能看出端倪。
据一位证券公司的人介绍,通常每年的7月15日是中报预告公布的大限,除非公司的子公司特别多,各种数据审核特别复杂。否则所有变化比较大的上市公司都会在这之前公布预增和预减的公告。但记者查询与此相关的网站,对前期受H1N1流感概念爆炒的股票达安基金、莱茵生物、海王生物、普洛股份等股票进行跟踪。
结果发现:除已经发布中期报告的莱茵生物外,其余三只股票均没有任何公告说明。
业内人士分析:这三只股票的公司结构都不复杂,不存在因为审计拖延的因素。可以判断的一点就是,公司业绩变化不大。
记者以公司在一季报公布之前的数据为基准,也就是从2009年3月31日算起,达安基因股价从9.52元上涨到了16.57上涨了74%;普罗股份从6.21元上涨到了9.33上涨了50%;海王生物从4.51元上涨到了10.23上涨了126%。
深圳龙腾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吴险峰表示:“很显然,这几个股票单靠业绩已经无法支撑股价,唯一可以解释上涨的就是游资的炒作了。”
淘金
目前整个医药板块的投资机会正在被众多公募基金所看好。深圳一家私募基金经理称:“医药业属于弱周期性行业,受金融危机的冲击不大,所以我们一般都会在自己的投资中有所配置。”
据招商证券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张明芳介绍:“现在来电话咨询医药板块的基金公司明显比4、5月份的时候多了,毕竟医药板块的成长性比较确定,上市公司盈利增长确定,相对估值和绝对估值都比较低。”
医药行业开始受到关注,这一点我们从各大券商公布的2009年下半年投资策略报告中,也能够看出来。各大券商几乎一致地把医药股作为重要的防御配置行业来推荐。
2009年一季度医药板块营业收入同比仅涨3.7%,而利润水平则大幅提升,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等指标同比涨幅均在20%以上,盈利增速远大于销售收入增速。
建信基金的一位基金经理表示,在经济整体增长放缓的情况下,今年医药行业增长明确,医药股在一季度涨幅不大,导致板块整体估值低洼,但随着基本药物目录等文件的陆续出台及甲型H1N1流感病毒疫情继续蔓延,在政策和全球医药行业形势推动下,医药行业的高景气度仍将持续。
但事实上,医药板块内部分化也比较突出。国联证券医药小组洪阳建议投资者选择具有中报业绩预增以及有资产注入和重组概念的上市公司。
而对于“甲流”的不确定性确实给以莱茵生物为代表的生物医药板块带来了一定的炒作机会,银河证券的分析师吕喆表示,这种狂炒一定不会延续,目前相关概念股的股价已经不低,近期也出现调整迹象,作为普通投资者,是否还要逢高介入,还要慎重考虑。

- · 韩国乐天披露收购时代零售细节 | 2009-10-20
- · 北汽关注汽车间谍案 力证自主品牌研发“清白” | 2009-10-19
- · 五粮液被查缘起:内幕交易和虚假信息披露 | 2009-09-12
- · 逾300亿资金折戟 “炒新”大幅降温 | 2009-08-29
- · 车企中报鲜见飘红 业界已见复苏曙光 | 2009-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