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例协商定价 *ST华源起死回生等待月底表决
经济观察报 记者 黄利明 10月28日,*ST华源重组事宜将接受全体股东的检验。这也将是决定*ST华源生与死的第一步。
来自福建的商人俞培鱹正紧锣密鼓地推进旗下公司名城地产借壳*ST华源(600094SH)。这也是民营企业第一次参与央企上市公司的破产重整。按照计划,*ST华源将首度通过“协商定价”的增发方式把名城地产70%合计23亿元资产注入其中。
俞培鱹期待在年底前能完成所有批复,而这既牵涉央企华润集团对华源集团重组的推进,更关乎近7万股民的利益,否则*ST华源将彻底退市。
名城入主
因快速扩张引发的借贷与担保问题,2007年末,*ST华源负债已是合计逾36亿元。2008年5月19日,*ST华源被暂停上市。
2006年9月,华润集团获得国资委批准重组深陷泥潭的华源集团。*ST华源的重组也步步展开。参与此次重组的人士向记者表示,由于涉及相关方众多,*ST华源的破产重整令银监会、证监会、国资委均参与其中。
2008年11月,华源股份《重整计划草案》获得通过。*ST华源的总股本将被同比缩减25%,由原先的6.29亿股减少为4.72亿股。同时,在股本缩减基础上,*ST华源全体股东还需按一定比例让渡其所持部分股份,合计让渡的18650.41万股,将用于清偿上市公司债权和重组方有条件受让。
华源集团让渡其所持有股票的87%,其他股东让渡其所持有股票的24%。这一重整计划就是国资委、银监会、证监会三部委极力推动的。
上述参与重组的人士透露,国资委与华润集团非常重视此次*ST华源的重组,因为这直接关乎到华润集团对于华源集团重组成功与否的评判。而且,后续ST源发(600757SH)的重组亦将遵循此模式。因此,名城地产董事长张星与其实际控制人俞培鱹曾数次被约见与国资委方面沟通重组事宜。
名城企业集团主席俞培鱹向记者介绍,当初华润集团到福州考察的是另外一家房地产公司,一个偶然的机会听说了名城地产,就见了一面。但双方相谈甚欢,3周后重组意向确定。因此俞培鱹将此称为“闪电式的恋爱与婚姻”。
此前,*ST华源为重组曾接洽过约30家企业,但最后都无果而终。
2009年3月31日,名城地产股东东福实业通过司法拍卖,以728万元竞得公司原第一大股东华源集团持有的公司1.55亿股股份,经缩股让渡后实际取得1511万股。之后有条件受让了5888万股A股、4769万股B股,成为ST华源的第一大股东。
俞培鱹为福建福清人,早年闯荡印尼,从事机电贸易的企业,后定居香港。1999年其投资创办香港利伟,2000年后回到大陆投资东福实业、名城地产等公司。
2000年俞培鱹回到家乡福州,2004年设立名城地产。如今,名城地产项目占地1387亩。2008年名城地产净利润2.86亿元,今年上半年净利润为2.35亿元。
协商定价第一股
10月13日,ST华源公告与股东协商决定以2.23元/股的价格,向名城地产控股股东东福实业及其一致行动人发行约10亿股A股,ST华源的总股本将增至15.12亿股。
2008年证监会下发文件指出,上市公司破产重整,涉及公司重大资产重组拟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其发行股份价格可由相关各方协商确定。
此前,ST北亚与ST九发就有协商定价的重组计划,但前者重组失败,后者被退回重定方案。因此,如果此次ST华源能获得通过,将是协商定价第一股。
国金证券担任本次财务顾问的一位财务顾问主办坦言,如果没有协商定价,重组的难度非常大。按照此前的定价方式,有些机构或个人在绩差公司停牌前恶意拉抬股价,使重组成本变得非常巨大。
据记者了解,此前协商上报方案的增发价格曾定在1.28元/股。但证监会为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建议东福实业调整增发价格。随后,东福实业将增发价格直接调至2.23元/股。
但这依然是一个博弈的过程,在经历25%的缩股与让渡部分股权之后,投资者原本4.37元的成本将大幅上升,要保证原投资者的持股市值不变,股票复牌后的价格要在7.67元以上。
因此,东福实业承诺华源股份2009-2011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4.09亿元、4.62亿元和6.85亿元,年均每股收益将不低于0.34元。
名城地产人士乐观地表示,如果重组成功,按照如今市场房地产企业30倍市盈率来计算,其股价将达到10.2元。

- · 气候问题共同社论 全球56媒体同步发 | 2009-12-08
- · 增长仍是主基调 转变方式成新脉络 | 2009-12-08
- · 增长仍是主基调 转变方式成新脉络 | 2009-12-08
- · 社科院:我国85%家庭无能力购房 | 2009-12-07
- · 梅河口中和煤矿溃水事故矿工无生还 | 2009-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