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指期货“无形之手”炒新思维误判(1)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张勇 1月11日,对于融资融券与股指期货3月左右筹备完成的重磅消息,A股报以一根长长的阴线——大幅高开后一路走低。
对于走入“做空时代”的A股,这一信息被认为因不是实质性开启而被市场提前消化。
作为长期性利好的基础性制度建设,在推出之前的空档期以及推出后的初始阶段,将有可能成为这期间牵引A股的无形之手。
上海某大型私募基金负责人告诉本报,从境外市场推出股指期货前后的市场表现看,股指期货真正被推出之后的一段时间里,现货市场都是下跌的,即使中国股市有自身的特点,但估计也很难摆脱这样的规律。
不过,从目前A股走势和不少市场观点看,盲从的乐观情绪及惯有的炒新思维似乎成为了一些机构和投资者对股指期货影响的不二判断。
“诡异”走势
1月11日,股指期货消息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上证综指以超过百点的涨幅跳空高开,但仅短暂冲高后便一路震荡走低,最终仅涨0.52%,只留下一根长长的阴线。
然而,12日的走势却几乎完全相反,上证综指在开盘之后延续前一日的回落走势逐渐走稳,并在当日剩下的时间内缓慢爬升,收盘涨幅接近2%,与11日的最高点仅相距30点。
变化来自于12日晚间,央行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次日,A股在监管层对通胀预期管理力度加大,“退出政策”起步的影响下掉头向下,大跌3.09%。
“实际上,如果不是管理层提前出手开始对通胀预期进行管理,股市就可能在股指期货的‘良好’预期下走出不一样的行情了。”在上海某券商证券投资部负责人看来,抛开宏观调控的影响,市场对股指期货的乐观情绪还将继续释放。
因此,融资融券与股指期货的推出预期被认为为监管层附加了对冲退出政策形成的冲击。
但一些机构人士发现,消息公布后的第一周里,股市的震荡过程中却存在一些不太容易让人理解的情况,“抛开存款准备金率上调的影响,银行股在整个一周里几乎没有什么变化。”
上述私募基金负责人发现:“与股指期货关联最大的板块却表现平静——实在有些‘诡异’之处。”

- · 股指期货为什么开户首日遇冷 | 2010-02-23
- · 热情多行动少 股指期货开户首日现场冷清 | 2010-02-23
- · 股指期货适当性制度 中金所15检查组全国督导 | 2010-02-22
- · 股指期货你参与吗? | 2010-02-22
- · 股指期货今日九时起开户 | 2010-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