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争辩世博概念股 基金分道扬镳(2)
一位接近中邮基金的人士介绍,今年年初,世博概念股占中邮旗下基金净资产的比例仍然高达20%左右。
此外,也有私募基金经理表示仍然在关注世博概念股的波段性机会。深圳南方汇金投资公司研究总监石运金认为,在今年5月1日左右可能还会出现一轮新的行情。
争辩世博
世博会越临近,机构投资者对世博概念股的分歧也越发拉开距离。
去年年底,不少公私募基金选择卖出世博概念股的最重要理由就是,世博概念作为一个主题投资概念,世博会的临近或许就意味着其吸引力的消除。
“奥运会开始之前一年左右的时间,奥运板块被反复炒作,到了奥运临近前,奥运板块明显走弱,奥运会期间则是大跌。”上海一位私募基金经理回忆。
“相对于新疆、西藏在长期的政策支持下的开发,世博会期限毕竟较短,这也是我配置更多新疆、西藏等区域股票的原因。”上述上海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称。
但在另一些基金经理心中,对于世博概念,世博会的召开不但不会是结束,而且还是开始。他们认为,世博会作为2010年最大的旅游事件和消费事件,仅仅是一个催化剂。
“如果今年世博会仅仅去7000万人,那可能2011年就会有5000万人去旅游,2012年可能是4000万人,之后迪士尼就又来了,世博的影响不可能仅仅存在于世博会期间。”北京一位基金公司投资总监认为。
仍然对世博概念股看好的中邮基金完全认同世博会的长期效应。中邮基金认为,区域经济概念实质上代表的是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方向,无论是新疆、西藏、海南,还是安徽和上海都是代表未来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内在变化,新疆、西藏重点在开发,安徽重点在产能转移,海南重点在旅游业,而上海的重点就是服务。
“F1大奖赛在上海举办,网球大师赛也在上海开展,世博同样在上海,之后还有迪士尼,上海未来的发展方向就是消费和服务业,就像日本的东京一样。”中邮基金人士称。
上海外滩原来是以金融机构为主的区域,经过世博会的改造,外滩变成了世界最顶级的酒店聚集区,同时世博会也使黄浦江两岸从工业区变得焕然一新。
上海的种种变化可能只有上海人才能更深切地感受到,在上海汇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何震看来,世博会对上海整个城市的改变是根本性的,“世博会只是一个契机,在这个契机下,今后十几年要做的事情都被提前完成,世博会对上海相关企业的影响肯定是长期的。”
1 | 2 |

- · 兴业合润分级基金获准发行 | 2010-03-01
- · 私募仍看区域 公募寻找消费类个股机会 | 2010-02-26
- ·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朱民被任命为IMF特别顾问 | 2010-02-25
- · 基金经理调查:政策左右投资 | 2010-02-23
- · 基金资产配置术:回归理性投资 | 2010-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