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
公募冷对
本报通过消息渠道获悉,目前,尚无公募基金参与古越龙山定向增发的认购。
“黄酒市场处于饱和态势,尤其是黄酒消费的重点区域——江浙沪,黄酒企业不敢贸然提价。这也是我们为什么不太看好古越龙山后续成长性的原因所在。”深圳某资深食品饮料行业的券商研究员如是说。
银河基金一位内部人士则称,“我个人完全不看好古越龙山的本次定向增发,理由有二:一是黄酒行业的趋势问题,二是公司业绩波动大。”
江苏开元(600981.SH)亦放弃参与古越龙山定向增发,其董秘范云涛称:“古越龙山的后继业绩增长不是很明显,而且7.80元/股的拟增发价,相较于方案启动时二级市场上9元多的股价并无明显优势。”
2009年8月12日,古越龙山以9.18元开盘,截至2010年1月28日被证监会核准,股价收于9.12元。在此期间,中金公司、第一创业、天相投顾等券商研究报告均因公司 “销售未改善”为由给予“中性”评级。
黄酒业期待新生
“公募基金最终没参与增发,不是不看好。”周娟英认为,“是因为报价者众多,而报价的时间只有三天,公募基金的代表没法‘一言堂’,报价需要向自己的上级层层请示,而私募基金和个人股东就比较灵活,可以自己说了算。所以,最终的增发结果是私募和自然人股东居多,但也有保险机构参与其中。”
中国酿酒工业协会黄酒分会秘书长沈振昌认为,部分机构不看好古越龙山增发理由是“急功近利”的。“他们没有看到黄酒企业的成长性,更没有意识到黄酒是‘传统的朝阳产业’。”黄酒仅在江浙沪一带卖得好,恰恰说明在其他地域的市场有广阔的市场空间。“我刚刚去了安徽调研,当地的酒店和酒厂的老总都告诉我,以往,在安徽的饭局中,黄酒的被点率几乎为零,但近年来,黄酒却神奇地崛起。其实,作为生活理念、消费理念先进的长三角地区,其对黄酒消费的热情,终会慢慢扩散到其他区域,未来三年后会越发明显。”
“如果有朝一日,政策得以放开,外资涌入黄酒企业,那么,黄酒在全国市场的扩张速度,比起当年外资涌入啤酒企业时更加迅猛,也是不足为奇的。”
尽管外资因现有政策的限制,尚不得大规模地直接跻身黄酒企业,但QFII却先行一步。古越龙山三季报显示,在前十大流通股东中,QFII占据三席,分别是马丁可利、美林国际和挪威中央银行,其中,马丁可利是古越龙山的第一大流通股东,挪威中央银行是2009年三季度新进股东。
不过,若定向增发在本月底前得以完成,投资者或将从公司2010年一季报中发现,伴随着私募和个人股东抢购增发股的是:公司的前十大股东排名或将发生结构性的变化,江苏某私募将稳坐流通股股东的头把交椅——除非该QFII在去年四季度至今年一季度大手笔增持古越龙山。
1 | 2 |
- 谢卫提案发酵 公募基金老总集体呼吁股权激励 2010-03-10
- 定向增发背后:中联重科全面升级 2010-01-25
- 新上药整合春节前收官 2010-01-20
- 中国股市09收官:沪指涨80% 深成指涨111% 2009-12-31
- 万通地产拟定向增发筹资至多25亿 2009-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