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黄利明 5月17日,房地产可能进一步调控的消息以及欧美股市的暴跌,引发A股恐慌性抛盘暴跌5.07%。沪指跌破2600点,收于2559.97,创今年以来最大跌幅。沪深两市成交1506亿元。
今日沪指突破2600点之后,投资者杀跌的行为真正展开,对于中小市值品种而言陷入二度补跌的境遇。一度坚挺的黄金股亦未能幸免下跌0.73%,所有板块均处于下跌行列,券商期货领跌大盘,跌幅逾8%,外贸与区域板块亦处于跌幅前列。保险、银行、钢铁、地产及券商等权重品种普遍出现较大幅度的回调,令指数反弹形态再度受到破坏。
上周五,受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升级影响,美股再遭重挫。 周末,房地产利空消息再起,周末温家宝总理在赴天津考察时强调要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另有消息,由于房地产“国十条”下房价依然微幅上涨,发改委正在牵头起草一部"更严厉"的关于楼市调控政策的新文件,力度和范围将大于不久前刚刚出台的"国十条"。
在“内忧外串”的利空消息影响下,两市大盘双双低开,盘中没有象样的反弹,股指逐波走弱。国内房地产调控未完,加息“靴子”未落地;国外,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升级,引发欧美股市连续大幅下跌。在如此背景下,加上股指期货的推波助澜,大盘重心不断下移。虽然目前权重股估值已经较低,但市场缺乏做多的政策环境,空头掌握市场主导权。
由于今年旱涝交加,通胀的担忧越发明显。如今,市场依然在等待加息“靴子”落地。
5月13日(上周四),A股有一波小反弹,从2600点左右直突2700点。事实上,上周不少机构向记者表示,本轮下跌之后,应有至2800-2900之间的反弹空间,不过之后还会再度下探。因此不少机构预期本轮调整极限位置在2300点左右,亦不断提醒投资者反弹减仓防御为主。
全景数据决策终端"的监测数据显示,截至14:07,深沪两市合计净流出138.44亿元,其中机构资金净流出41.07亿元,散户资金净流出97.38亿元。
申银万国分析师袁宜在其报告中指出,眼下担心明年中国增长低于9%、今明两年盈利预测大幅下调的投资者显著增加,主要在于房地产紧缩政策可能导致投资和经济的超调——即经济是否会二次探底。
相关文章:复苏龙堪比希腊熊A股重忧经济二次探底
- 淘宝不与阿里巴巴合并上市A股市场 2010-05-17
- 地产板块走出低谷尚需时间 2010-05-17
- 陈季冰:没必要过分看空股市 2010-05-13
- 公募基金慎谈A股 紧盯新兴市场海外投资机会 2010-05-13
- 金价上涨提振黄金股 2010-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