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工整体上市前夕 凯雷出局
网络版专稿 记者 张玉蕾 徐工与凯雷历经三年的合作意图终于走到了尽头。徐工科技(000425)今日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公司控股股东徐工集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不准备再与凯雷徐工机械实业有限公司就合资事项进行合作。与当初大张旗鼓的并购以及随后异常热闹的争论相比,如今两家的分手带有几分无奈的冷清。
但业内人士同时指出,与凯雷的分手,可能扫清了徐工集团整体上市的重大障碍。
公告称,2008年7月22日,公司接实际控制人徐工集团书面通知,徐工集团、凯雷徐工、徐工机械签署的《股权买卖及股本认购协议》、《股权买卖及股本认购协议之修订协议》、《<股权买卖及股本认购协议>之修订协议(二)》,及徐工集团、凯雷徐工签署的《合资合同》、《合资合同之补充合同》、《<合资合同>之修订协议(二)》有效期已过。徐工集团、徐工机械不准备再与凯雷徐工就上述合资事项进行合作。
“徐凯联姻”历程
2003年,徐工科技开始改制引资的全球招标工作。当时正值国内工程机械行业景气度阶段性回落,徐工科技面临资金紧张与出口不畅的巨大压力。经过全球性招标,国际投资机构凯雷投资集团荣幸入选。
2005年10月26日,徐工科技公告称,凯雷投资将出资3.75亿美元现金购买徐工机械85%的股权,徐工科技控股股东将变身外资法人。当时的说法是,“引进凯雷一方面可解资金的燃眉之急,另一方面凯雷可以积极帮助徐工科技开拓国际市场。”
2006年10月18日,距离凯雷并购徐工的协议有效期还有最后六个工作日的时候,收购方案在各方压力之下最终还是进行了修改,凯雷的持股比例下降至50%。
2007年3月19日,凯雷投资再次下调对徐工科技的持股比例至45%。
尽管如此,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定价偏低导致一定程度的“国有资产流失”与国内装备制造产业安全问题是这次并购的最大障碍。
2006年以来,国内工程机械行业景气度转好,相关公司业绩节节攀升。再加上资本市场行情的转暖,徐工机械的改制思路发生变化:以上市公司为平台,实现大股东徐工集团的整体上市成为各方都能接受的方案。这样一来,凯雷的出局也就在所难免了。
- · 西飞国际合资古德里奇 瞄准国产大飞机 | 2009-08-12
- · 恒大地产9月将赴港上市 | 2009-08-10
- · 大型上市资源渐少上交所全国范围搜索 | 2009-08-10
- · 米其林裁撤北京办 合资变独资 | 2009-08-07
- · 米其林裁撤北京办 合资转独资 | 2009-08-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