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联三鑫重组解局
记者 陈哲 实习记者 王芳 一度面临绝境的华联三鑫,终于在11月7日开动了停机一月有余的两套PTA装置。不过,此时的这家亚洲最大PTA企业,已物是人非。
在地方政府的强势推进下,浙江远东化纤集团有限公司(下称“远东化纤”)和绍兴县滨海工业区开发投资有限公司(下称“滨海投资”)向华联三鑫联袂注资15亿元,同时将其三家老股东所持股份尽数吸入。
华西集团、华联控股(SZ.000036)、展望集团和浙江加佰利四股东已去其三。仅华联控股一家仍在棋局上退难进缓,其在华联三鑫的股份占比亦进一步缩水。
而本地企业远东化纤,以9亿元资金即绝对控制华联三鑫,似乎成为这场股权更迭的最大赢家。
方案落定
上周五,华联三鑫昂贵的PTA生产线,迎来了久违的运转。此前4日,华联三鑫的重组方案正式敲定,其中包括股权转让和增资扩股两部分。
重组面上,华西集团向远东化纤转让其持有的华联三鑫35.5%的股权,展望集团拟向远东集团转让8.6%的股权、向滨海投资转让10.4%的股权,加佰利集团拟向滨海投资转让其持有的华联三鑫19.0%的股权。
增资扩股方案,系远东化纤出资9亿元,滨海投资投入6亿元,一并注入华联三鑫。此后,华联三鑫注册资本将从原来的24.5亿元增至39.5亿元。
同时,远东化纤与滨海投资约定,后者将在合适时间,以本金6亿元及按同期银行贷款基准利率的利息为价,将持有的股权转让给远东化纤后退出。
上述工作完成后,远东化纤将手握50.2%的股份,成为华联三鑫控股股东,滨海投资和华联控股的持股比例分别变为33.4%和16.4%,另外三家老股东则悉数退场。
值得玩味的是,由华联控股方面发布的重组公告,并未对转让价格予以披露。绍兴县政府和华联三鑫其他股东,亦未对此公布具体细节。
“我们基本上算是零股价转让吧,至少目前,还没有得到股权转让价格的商谈通知。”11月7日,一位本地老股东内部人士说,“其实我们并不想退出,但现在连最开始出的几亿资本金,怕也拿不到了。”
本报曾就此向具体操作重组事宜的滨海工业区管委会求证,该部门某负责人表示,“以县里公告为准。”
不过,前述本地股东说法,得到多方证实,一位绍兴县官员说,展望和加佰利作为华联三鑫的发起人,后者在其治下几乎资不抵债,自然要负主要责任。
而知情人士透露,此时的展望集团,正在酝酿业务收缩。另一本地老股东加佰利,已由同出自杨汛桥镇的永利集团接盘。
不过,华联三鑫的另一原始股东华联控股,在过去两年里,多次宣布有意退出转型,此刻却选择按兵不动。
“他们开出的价格过于苛刻,致使双方无法谈拢。对方要求以今年9月的审计数据出资,而我们的底线是按4月份的情况计算。” 华联控股董秘孔庆富说。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08年9月30日,华联三鑫的总资产达115.5亿元,净资产却仅为5.1亿元,负债率高达95.6%。
不过,对华联三鑫的增资,因远东化纤和滨海投资仍按每1 元注册资金出资1 元的价格实行,“华联控股可以说是占了便宜。”
华联控股称,虽然对华联三鑫的PTA行业依然看好,“但因之前已决定转型房地产,所有资源调配都已完毕,不可能再调转船头。”
而中途进入的原大股东华西集团,股权转让详情至今仍处谜团。本报曾多次致电华西集团,至截稿前,尚未联系到相关人士就此发表意见。
接盘者远东
华西集团作为此番华联三鑫重组的大热门,却最终为新进者远东化纤取代,令市场感到意外。
未经审计数据显示,主营化纤原料与纺织品的远东化纤,2008 年1-6 月份实现营收4.7 亿元,截至2008 年6 月30 日,总资产为15 亿元。
知情人士介绍,年聚合能力达80万吨的远东化纤,自身可消化华联三鑫的部分产能,将增强后者的抗风险能力,这是双方合拍的重要因素。而此前绍兴县极力引入华西集团主导重组,亦出于同一考虑。
同时该人士分析,由于远东化纤系本地企业,绍兴县的政策优惠,也能在重组谈判中起到更重的分量。但华西集团究竟因何退出,尚不得而知。
另外,总资产仅15亿元的远东化纤,在信贷紧缩的当下,如何一面维持生产,一面拿出9个亿的真金白银,亦令人颇为疑惑。
“远东化纤注入华联三鑫的都是现金。”日前,绍兴滨海工业区管委会副主任李学彪向本报证实。
李学彪介绍,远东化纤注入华联三鑫的9亿元,源自其母公司浙江远东化纤集团(下称“远东集团”),分三部分:自有资金、地产迅速流转变现和银行贷款。
据悉,由于绍兴政府的极力斡旋,原本成惊弓之鸟的银行在对企业贷款方面,有所松动。而远东集团相对稳健的资产状况,亦让放贷者另眼相待。
房地资产变现方面,远东化纤在迁至滨海工业区后,其位于柯桥经济开发区的老厂区转为商贸用地,增值颇丰。远东集团帮助当地政府开发的安置房项目,也经政府评估后迅速回收,实现了资金回笼。
此外,远东集团旗下的远东化纤、绍兴滨海石化有限公司、绍兴远东热电有限公司、浙江远东新聚酯有限公司、绍兴茂盛化纤纺织印染有限公司、绍兴星光复合纤维有限公司、绍兴县远东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等诸多资产,虽在不同程度受此前危机影响,但仍存在一定的资金调拨空间。
当地轻纺业界人士评价,虽涉足了多个领域,远东集团却不仅在此次横扫绍兴企业的危机中全身而退,尚能组织充沛的现金流出手援救同业,“经营上的稳健风格可见一斑。”
“远东集团老板徐茂根行事低调,属于典型的绍兴商人,”前述人士说,徐和他的远东,除了曾上过一次媒体评选的中国百富榜,鲜在媒体上露面。
不过,关于这位远东系掌门人,一个故事至今仍被当地人屡屡提及:2006年,徐茂根通过二级市场购股,险些在绍兴市国资委的眼皮底下,袭得同城上市公司浙江震元(SZ.000705)的控制权。
此番徐茂根在帮助政府解围华联三鑫同时,亦进一步扩大了其集团势力,似乎收获颇丰。不过,“是否能成为徐的一着妙棋,还有待市场的检验。”前述绍兴轻纺业人士说。
- · 中煤等11家山西煤企重组整合敲定 | 2009-08-12
- · 通钢悲剧追问:挥不去的新版重组潜规则 | 2009-08-12
- · 谁是最后底牌 海星面临重组大限 | 2009-08-12
- · 传广汽重组吉奥 资产保密协议已签 | 2009-08-07
- · 2009重组股风暴 | 2009-0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