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2009-01-16
刘伟勋
订阅

我国首个特高压输电工程投运

记者 刘伟勋 经过历时两年的建设,全长640公里、总投资约58亿元的我国首个特高压输变电工程——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日前正式投运,这是目前世界上运行电压最高、输送能力最大、技术水平最高的输变电工程。国家电网公司1月16日表示,以这一项目为起点,未来几年将投入1000亿元以上资金建设特高压电网。

特高压电网被称为“电力高速公路”,是指由1000千伏交流和±800千伏直流系统构成的高压电网。较之世界各国目前普遍采用的500千伏和220千伏电网,特高压电网具有容量大、距离长、损耗低等优势。

不过由于特高压技术尚不成熟,耗资较大,在电网安全、设备制造、环境保护等方面存有一定挑战,从国家电网公司2004年开始酝酿和论证特高压项目起,围绕特高压所展开的争论就不绝于耳。国家电网公司副总经理舒印彪表示,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的实践表明,关于特高压技术能否可行、电磁环境是否友好、经济可否承受等争论和分歧,已经可以平息。

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于2006年8月通过国家发改委核准,同年底工程开工建设。去年12月30日,试验示范工程在完成全部系统调试后,进入为期一周的试运行。2009年1月6日,工程正式投入运行。国家电网公司表示,该工程的特高压系统和设备始终运行平稳,全面试验验证了特高压交流输电的技术可行性、设备可靠性、系统安全性、设计和施工方案的先进性以及环境的友好性,达到了预期目的。

据了解,在试运行期间,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经过了全电压、大电流等各种运行方式的检验,经受了多种故障条件的考验。系统的最高运行电压达到1100千伏,输送能力和运行工况满足设计要求;线路的电磁环境四项主要指标(即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可听噪声和无线电干扰指标)的实测值,均符合国家标准,相当于现有500千伏输电系统的水平。

国家电网公司新闻发言人、总经理助理卢健表示,通过建设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我国掌握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特高压核心技术,实现了特高压设备自主研制和国产化目标,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特高压标准体系,为我国构建稳定、经济、清洁、安全的能源综合运输体系提供了技术保障。

在备受关注的特高压设备研制和生产方面,舒印彪表示,国内100多家电工装备企业,参与了特高压设备研制和供货。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所有的设备都在国内出厂,国产化率达到90%以上。在100多种设备中,仅有断路器一项由中外厂家联合研制,双方共享产权,其他的主要设备都具有100%的自主知识产权。

目前,国家电网公司正在加快后续特高压项目的建设。其中,四川向家坝~上海奉贤±800千伏直流示范工程去年12月全线开工建设,四川锦屏~江苏苏南±800千伏直流工程于2008年11月通过国家核准。国家电网公司规划在2020年前后,基本形成覆盖华北、华中、华东地区的特高压电网,实现“西电东送,南北互供”。

舒印彪透露,“十一五”期间和“十二五”初期,国家电网公司将投入1000亿元以上建设特高压电网。对于资金筹措问题,该公司特高压建设部主任孙昕称,国家电网公司总资产约1.7万亿元,按8%的折旧率推算,每年仅折旧费就可回收1000多亿元;同时,国家电网公司融资能力较强,筹措特高压建设资金“应该不是大问题”。

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2001-2009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