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海油称千万薪酬为名义收入 油气储量减少3.3%
实习记者 汪旗 4月13日,中海油总公司有关负责人针对其下属上市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高管层薪酬福利达千万元一事表示,中海油有限公司高管层薪酬福利严格遵守国务院国资委有关规定,个人实际所得与向资本市场披露的“名义收入”大相径庭。
4月初,中海油2008年年报出炉,中海油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傅成玉在中海油的薪酬(酬金及股份期权收益)达1204.7万元,较2007年增加74.5万元。傅成玉在中海油的薪酬,由袍金(董事会成员的奖金)、薪金津贴及福利、绩效奖金、退休福利计划供款、股票期权收益五大部分组成。
与2007年相比,傅成玉的袍金从92.9万降为84.7万,薪金津贴及福利也从334.6万降为305.1万,但其绩效奖金从232.9万增加到261.6万,而退休福利计划供款8.8万保持不变,使得中海油“本年度应付/支付的金额”从669.2万减少到660.2万。不过,傅成玉的股票期权收益却从2007年的461万增加到544.5万,最终使酬金及股份期权收益达1204.7万元,较去年增加74.5万元。
与之相比,中石油、中石化高管收入逊色许多。中石油副董事长兼总裁周吉平2008年从上市公司领取报酬总额仅为51.5万元,中石化总裁王天普去年也仅为84.4万元。
对此,中海油总公司新闻负责人称,实际上,所有高管层成员从2001年上市第一天开始就把董事会批准的收入捐给了母公司中海油总公司,因而成为“名义收入”。在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国家特许中海油有限公司在香港注册,并以红筹股形式分别在纽约和香港上市。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为了消除海外投资者对中国企业的投资顾虑,经国家主管部门认可,中海油按照国际惯例和香港公司的标准设计了包括公司高管层薪酬、期权激励在内的一整套公司治理和激励机制。
这位负责人说,作为国资委直接领导的中央企业,中海油有限公司与其他央企一样,高管层和员工收入在绩效考核的基础上,按照价值贡献确定个人实际收入,在国资委统一监管下,中海油有限公司严格执行国资委制订的石油行业相同的薪酬标准,高管层实际所得是国资委考核认可的。其实际收入与“名义”收入有天壤之别,并严格接受国务院监事会监管和审计署审计。
然而在高薪之下,中海油的表现并不乐观。据美国彭博新闻社4月13日报道,中海油在一份4月10日发表的月度报告中说,中海油去年的探明油气储量在出售了海外的一个油田的股份以后同比减少了3.3%。中海油1月份曾报告说,公司以2.125亿美元的价格把其在印尼唐古液化天然气项目中拥有的3.06%股份出售给了加拿大的塔利斯曼能源公司。
据报告所说,与2007年的26亿桶油当量的探明油气储量相比,中海油去年截止到12月31日为止的探明油气储量减少到了25.2亿桶油当量。中海油去年的天然气储量减少了9.6%,减少到了5.62万亿立方英尺,而原油储量同比增加了0.9%,达到了15.8亿桶。
中海油在3月曾表示,由于全球经济危机抑制了燃料需求,公司今年将削减费用来帮助减轻利润可能的暴跌。据媒体对8名业内分析专家所进行的调查的结果显示,他们预计中海油今年的纯收益将下降40%,下降到265亿元。

- · 中石油和中海油或竞购YPF | 2009-08-11
- · 上半年城镇职工工资增速回落 金融业工资最高 | 2009-07-29
- · 中海油获准成品油经营批发 | 2009-07-27
- · 中海油中石化合资13亿美元收购安哥拉油田 | 2009-07-18
- · 中国式海外石油版图扩张 | 2009-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