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钢重组过渡期 杜双华掌门人变租赁者(3)
2008年汶川地震后,日钢捐出了1.4亿元,成为赈灾捐助榜的第一位民营企业。这让业界注意到日钢和杜双华。
与杜双华有着多年私交的日钢党委书记廖海亭称,杜双华血压高、血脂高,平时酒不能喝,肉不能吃,每顿都是素菜。他本人一向淡泊名利,住宾馆从来不住套房,都是标准间,能睡觉就行。
杜双华本人极为低调,从来不肯在公众场合露面,地震捐款仪式他委派副总代劳。在地震捐款后,中央电视台曾为日钢拍摄了一个十多分钟的专题片,杜双华始终未露面。
现年44岁的杜双华旗下有6家钢铁企业,1家化工厂和1家房地产公司。但将杜双华送上第二富豪宝座的还是日照钢铁。2002年8月,杜双华在参加全球钢铁会议时,了解到意大利达涅利公司有一套H型钢设备,因订货厂家不要急需转手。在快速调研了H型钢的市场前景后,杜双华敏锐地意识到,机会来了。
他一面订下了这套设备,一面选择了日照作为项目落地的城市。日照是我国重点布局的钢铁建设基地。当初,日照市给杜双华首推的是靠近日照港的国家规划地点——奎山,但为了不影响国家整体规划,只好重新在虎山镇征用了5687亩土地,与有H型钢生产经验的莱钢集团合作,在2003年2月29日成立了日钢。
此前,搭乘着中国钢铁产业迅速崛起的快车,杜双华一路顺风顺水,但日钢从初期建设却遭遇到空前的阻力。据杜双华回忆,2003年3月中旬,企业刚刚开工就遭遇了日照30年不遇的大雪。到了6月-9月份,又遇到多达47场的连阴雨,道路一片泥泞。大型车辆和工程机械无法使用,很多设备都得靠人拉肩扛。更意外的是,“非典”疫情肆虐全国,各地交通管制,采购人员出不去、建设设备进不来。同时,在与莱钢的合作中,因合作方式和资本运营等方面未达成一致,企业尚未投产,莱钢就撤走了股份和技术人员。日钢不得不重新招聘技术人员,边干边学。

- · 奢华的背后:迪拜倒债危机 | 2009-12-07
- · 《名人讲堂》——明星变“学者” | 2009-12-07
- · 《中华文明大讲堂》——传播最有价值的中华文明 | 2009-12-07
- · 20年的外景主持人 | 2009-12-07
- · “无师”也能三人行 | 2009-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