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宝钢角色冲突:铁矿石谈判抑扬两难(2)

订阅
09:37
2010-02-07
万晓晓

“宝钢代表性不高,不能完全反映中国钢铁企业生产经营的总体情况。”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分析师赫荣亮表示,宝钢进口成本低、运费低,有临港优势,并且中国钢厂生产以建筑钢材为主,而宝钢则是高端板材代名词,往高端产品发展。

宝钢代表谁

与中钢协上马主导谈判,风风火火地制定谈判规则、强势发布谈判声音不同,宝钢仍然采用了历年“悄无声息”的谈判风格。

一位钢铁企业负责人抱怨,(作为国内钢铁代表)宝钢并不愿带头,中钢协的想法也难以得到落实,中国钢厂内部意见也不统一,大家对谈判心灰意冷。

宝钢在铁矿石谈判时期的各种动作,往往令人费解。

以去年为例,去年1月19日,与外方谈判正式进入第二轮实质交锋阶段,在讨论具体涨跌幅度之际,“国内钢价风向标”宝钢率先涨价钢材出口价格,授谈判对手以 “钢铁市场回暖”的理由。但此后三个月,宝钢又相继调低了钢材产品出厂价格。

去年6月11日,再过半个月,是传统意义上铁矿石谈判结束的时间,宝钢又宣布二次调价。

这种外界认为是 “自行搅局”的举动,宝钢却解释为,“不是宝钢选择在这时候调价,而是这时正好到了宝钢需要调价的时候。”此后,“市场需要”成为宝钢数次涨价的理由,尽管彼时,中钢协正向外方呼吁“国内钢市萧条”、“钢企普遍亏损”。

去年7月,胡士泰案发,谈判陷入胶着。三大铁矿巨头拿出惯用招数,以推高现货矿,迫使中方无法承受,达到尽早结束谈判目的。

宝钢遂与其他大型钢厂一起,率先翻涌现货市场。一位宝钢管理层向本报透露:“由于预期铁矿石价格将持续走高,因此,即便铁矿石不紧张,也必须在现货市场出手(拿货),否则会损害钢厂自身利益。”

当月,国内19家港口的铁矿石现货库存超过1亿吨。而现货价低于长协价的有利局面,在短短20来天,全部扭转。

在本报记者的采访中,一家大型贸易商的高管曾直言,中钢协要打击贸易商,其实,宝钢才是最大的贸易商,国内其他大型钢材也在扮演贸易商的角色。

历来,大钢厂多余的铁矿石,会被转卖给其他钢厂,通常加价的幅度约在“30%-50%”。据“我的钢铁网”介绍,中国年度长协矿中,有超过10%的量被拿到市场上倒卖,这笔收入至少超过200亿元。

2009年,中国进口铁矿石6.3亿吨,同比增加41.6%。中钢协呼吁的减少铁矿石无序进口状况,并未得到改善。

“宝钢在内的大型钢厂,其实根本不在意谈判价格是否能压低,转手就能倒卖给民营钢企。”业内人士称。中钢协秘书长单尚华也公开表示,应重点打击钢铁行业的内部混乱,尤其是排名前十的国字号企业。

2009年,钢铁行业利润大幅下滑,宝钢原料采购中心仍累计实现成本改善效益7.9亿元,完成年度降本目标的125%。

“宝钢几度谈判结果遭人指责,实在有其为难之处,它毕竟没有多大自主权。”“我的钢铁网”副总裁虞瑞泰称。赫荣亮也指出,宝钢既是钢价风向标,又是中方铁矿石谈判代表,一人饰演两角,混为一体。

宝钢的尴尬在于——在其被赋予行业重任的同时,还肩担着企业发展的重责。而宝钢正在小心翼翼地权衡这两者间的关系。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告诉本报,宝钢和淡水河谷、必和必拓都分别有铁矿石合资企业,通常一年有四次董事会,现在,宝钢负责人连开会的地址,都不敢选在中国内地,而是选在香港、澳洲这样的地方开会,以避人口舌。

“宝钢的成本转嫁能力,是其他钢厂不能比的,而且,在其他钢铁企业大幅亏损状况下,宝钢也确实做到降低成本,成本之战是宝钢国内取胜的重要因素。”分析人士指出。

扩张宏图

对目前的宝钢来说,最为忧虑的显然不是铁矿石原料供给,而是如何弥补亿万吨生产规模的缺差。

1月15日,董事长徐乐江在宝钢集团召开2010年工作会议上明确表示,对于国家将“扶持建设1-2家规模达亿万吨级的特大型钢铁集团”的政策,宝钢“责无旁贷”。

 1  |  2  |  3 
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2001-2009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