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力拓还会有额外的好处,力拓一系列在华的信誉危机,也能从牵手中铝得到缓解,而该项目的政治问题,又可以得到中国政府的协调帮助。
这无疑是个一举多得的算盘。中铝的融资能力有目共睹,同时,中方在非洲市场的政治经济影响力上,也更有优势。
实际上,也有力拓的股东称,必和必拓毕竟与力拓有竞争关系,资金支持只能短期解渴,但是中铝背后的中国市场才是力拓最大的利益所在。而且,中铝的融资能力也非常强。
修复之旅
力拓方面的消息称,自违约中铝之后,力拓的很多股东感到非常不安,因为与“中铝的战略关系受到了影响”。
力拓的董事长杜立石也为此一再改口——2009年5月22日,正是必和必拓参与搅局的关键时刻,力拓董事长杜立石将 “极力推进与中铝的交易,并说服股东通过方案”,改口为“不会将一个会被否决的方案,提交给股东讨论”。
最终,力拓董事长杜立石作出决定:“近期市场发生变化,与中铝公司交易已经没有当初那样宝贵。”
然而,时间仅仅过去一年,2010年3月15日,力拓董事长杜立石再度改口,称,“自2009年4月任力拓董事长以来,越来越清楚地感受到,放弃与中铝的交易,使很多股东不安,而力拓也从根本上失去了与中铝这个最大客户改变关系的特殊机会。”
2010年3月22日,铁矿石谈判进入“白热化”之际,“力拓胡士泰”案庭审的第一天,力拓派首席执行官艾博年来到北京,展开“修复之旅”。消息称,力拓不仅出资赞助了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并且也在论坛上展开与中方官员接触。
力拓希望借此洗刷铁矿石谈判、“胡士泰”案、“毁约中铝”造成的在华信誉不良记录。
此番中国行,力拓一改往日强势做派,艾博年主动表示,“非常遗憾”去年未和中铝结缘。希望借此以缓解中方情绪,并表示,要重建和强化与中国的关系。其中,与中铝的再度携手,是发展符合双方利益的商业机会。
力拓开始重新认识“中国为力拓最大客户,占总销售额42%”这一事实。艾博年强调,与中国市场密不可分的关系,对力拓的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并积极表示,可以为中国海外资源开发提供帮助,且今年将在华购买4亿多美元的产品和设备。
不断改口的表态背后,是铁矿石价格持续上涨。矿石价格涨幅,使力拓内部股东质疑2009年6月和必和必拓签署的58亿美金合资铁矿石的计划,力拓股东认为是在贱卖。已经有股东提出,出于审批前景和贱卖考虑,希望能够阻止这项合作。
业内人士认为,对于力拓来说,中铝就是其打开在中国大门的那把钥匙。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中铝和力拓现在签署的只是一个框架协议,并不具有约束力。
- 力拓再邀中铝合作 开发西非铁矿 03-28
- 中铝13.5亿美元牵手力拓开发西非 组合... 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