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矿石定价再度谋变 必和必拓“兜售”月度定价(2)
张向东
06:59
2010-08-11
订阅
 1  |  2 

前述东北某钢厂的负责人说,即便是接受三大矿的定价模式,也不一定能够拿到足够多的矿石。尽管三季度铁矿石价格继续上涨29%,按照这一涨价幅度,到达中国之后,铁矿石的价格已经达到160美元以上。但是他所在的钢厂现在已经开始使用三季度的矿石了,原因是这家钢厂拿不到足够多的矿石合同。该负责人怀疑,矿山公司是在有意地压缩对季度合同的供应量,以便将更多的铁矿石以更为灵活的价格出售给中国钢厂。

中钢协应对之策

中钢协8月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进口铁矿石同比增长4.06%,与去年同期相比,进口铁矿石增量大幅下降。尤其是在国内钢价下行,市场回调的二季度,连续3个月内,中国进口铁矿石更是连续回落。

罗冰生更是透露称,6月份三大矿山公司中的一家在中国市场的份额明显下降,引起了该公司的高度重视,进口铁矿石的供需关系已经发生了变化。

业内猜测称,罗冰生所指的那家公司是力拓或者淡水河谷。原因是到岸价格过高,与必和必拓的现货矿比,甚至有时会高出将近二三十美元。不过,出人意料的是,钢厂给出的另一个原因则是,“与必和必拓相比,两家公司的定价机制不够灵活。”

一直被国外矿石公司牵着走的中国钢铁企业,一方面想追求铁矿石供应合同长期化、稳定化,另一方面却又在季度价格高于现货的时候,倾向于现货购买。联合金属网分析师张平说,从目前的趋势看,三大矿山公司一直在试图将铁矿石推向以指数为基准的现货市场。中国钢厂的上述心理,无疑将有助于矿山公司实现指数化现货供应的愿望。

中钢协一直希望能够削减中国进口铁矿石企业的数量,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铁矿石进口代理制,从而以少数的大型企业的进口权优势,来与三大矿山公司谈判。张平分析说,如果中钢协能够通过强有力的手段将中国铁矿石进口企业的数量削减到只有二三十家,那么是有可能与矿山公司签订长期、稳定同时又有价格优势的合同的。但问题是,要想大规模削减铁矿石进口企业数量,困难重重。

罗冰生在8月3日称,将对进口铁矿石企业资质标准进行调整,重新确定进口铁矿石企业名单,同时全面推进铁矿石进口代理制度。

中国目前约有110多家企业拥有铁矿石进口资质,此外还有更多的企业想要进入到这一名单中来。但罗冰生说,调整之后,能够获得铁矿石进口资质的企业数量将有所下降。新的名单由中钢协和五矿商会共同敲定,由钢铁企业和贸易商组成。

按照中钢协的设想,削减进口铁矿石企业后,中国其他钢铁企业将可以通过选择代理的方式,进口铁矿石,钢铁企业只需要向保留下来的企业缴纳一定的代理费即可。罗冰生称,中钢协和五矿商会已成立审查办公室,将对每一单进口铁矿石的流向进行审查,杜绝进口铁矿石流入落后产能企业。

但数量众多的中国钢铁企业对中钢协力推的这一措施能否推行表示疑问。

罗冰生自己也承认,中钢协将全面推行的进口铁矿石代理制,旨在加强行业自律,规范进口铁矿石贸易和国内市场秩序。他说,“代理制是行业公约而非政府行政命令。”

 1  |  2 
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