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业反击美国301调查:外资份额下滑原因不在中方(2)
刘伟勋
2010-10-21 07:29
订阅
 1  |  2 

 

此外,外资企业在风机销售中,对中国一些客户的合理要求不予承诺,易导致客户的权益无法得到保障;在一些招标项目中,不能严格按照中国的投标制度及有关规定进行投标,对招标文件中提出的商务和技术要求响应性交叉,极易造成废标。这些也是其难以中标的重要原因。

在补贴方面,中国近年为推动产业发展,在风机制造的技术研发环节给予了一定补贴,但数额较少,同时要求风机企业自行配套更多比例的资金。华锐风电副总裁陶刚指出,美国在指责中国提供补贴的同时,却在直接或间接地补贴本国企业。仅在2009年,美国提供给国内新能源企业的补贴就超过250亿美元。

事实上,在新能源产业发展初期提供适当的补贴,以帮助其降低成本,可与常规能源竞争并被消费者接受,是美国、日本、德国等多个国家的普遍做法。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指出,对绿色产业进行补贴最早是由美国开始实施的,而且补贴数额巨大,在美国投资的新能源企业获得几千万的补贴在美国早已是公开的事实。

寻求共赢

美国此次计划在90天时间内完成相关调查,如果相关投诉被证明是有正当理由的,则美国政府有可能寻求与中国进行双边磋商,并可能向WTO提出针对中国的起诉。根据美国301条款,美国可以对它认为是“不公平、不合理”的其他国家的贸易做法进行调查,并可与有关国家政府协商,最后由总统决定采取提高关税、限制进口、停止有关协定等报复措施。

如果美国最终决定采取报复性措施,中国风机制造业将受到冲击,华锐风电、金风科技等龙头企业在美国市场的拓展将面临更大的挑战。目前,国内风机企业的国际化之旅刚刚起步,2009年的出口量仅为20台,出口到美国的风机仅3台。不过,金风科技、华锐风电、湘电风能等企业都有计划在美国选址建厂。

目前,全球前15大风机制造商中的11家都已在美国设厂,尚未设厂的4家制造商全部是中国企业。

华锐风电董事长韩俊良日前表示,中国风机企业能否进入美国市场,关键看我们的综合竞争力,一是技术和知识产权的竞争力,二是成本和价格的竞争力。此外,还要看美国的法律法规,它是一个成熟的市场,国内外企业在美国都会有所成就。

事实上,如果中国风机企业“走出去”因美方的301调查而受阻,美国企业和公众也是受损者。

业界预测,中国企业的风机设备出口到美国等国外市场,将同时带去资金和技术,中外双方都将受益。据美国美复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陈航介绍,根据美国风能协会的统计,每兆瓦风机的产量,能产生5人年的工作机会。一家年产500台风机的企业,将带动1000人左右的直接就业,以及数倍的间接就业。如果中国企业进入美国受阻,美国就无法获得中国企业带来的就业、税收和质优价廉的电力。

有人士认为,美方启动301调查,反映出美国一些群体对对中国的紧张恐惧,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方法,就是让自己更加强大。不过也有人士认为,更现实的选择是加强沟通,用美国政界和商界能够理解的语言进行交流,避免矛盾升级,通过加强合作来寻求共赢。

 1  |  2 
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