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联姻浦发银行 中移动谋手机金融突围(1)

订阅
19:41
2010-03-04
廖颖

记者 廖颖  浦发银行3月4日正式作出回应,首次公开承认拟引入的战略投资者为中国移动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浦发银行公告称,其战略入股和开展战略合作正进行协商,因相关方案尚需论证,浦发银行股票继续停牌。 

浦发银行有望通过战略合作满足其再融资需求,而中国移动则可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甚至可能怀揣一个“一箭双雕”的计划——既借道浦发获得金融业务的准入,又得以纳入上海金融体系,进而为其手机移动支付业务铺路,形成有效捆绑用户的业务。 

浦发银行再融资需求

与中国移动的合作已经是浦发银行在半年之内的第二次大规模融资。2009年9月,浦发银行向海通证券、雅戈尔、中海油等9家机构再融资150亿人民币,帮助自己解燃眉之急 

在此之前,浦发银行已经因资本水平触及监管红线,被中国银监会暂停新设分支机构与新业务准入的申请。数据显示,上次增发后浦发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接近14%,核心资本充足率10%,足以支持未来三年的发展所需。 

浦发资本数量情况源于去年信贷的过度宽松,其中,地方政府所建立的各种融资平台从商业银行疯狂吸收资金,用于原本被计划在5年甚至10年才能开始建设的公路与桥梁,甚至支持地方房地产的发展。 

此次,有消息称,浦发银行计划向中国移动定向增发约22亿股,若按浦发银行停牌当日每股17.82元人民币的价格计算,浦发银行此次增发融资规模将达400亿元。

中国移动此举显现出其资金实力和希望实现收入多元化的希望。如果按上述的增发方案,中移动将持有浦发银行约20%的股份,或可能成为浦发银行单一最大股东。 

有关浦发银行和中国移动将联姻的消息披露后,浦发银行的股价小幅上涨,随即停盘。浦发银行董事会秘书沈思称,结局尚待复牌公告。 

中移动的手机金融突围 

中移动入股浦发银行,志在移动支付的产业整合。中移动成为浦发银行的战略投资者后将进一步推出移动支付相关的信用卡业务,移动支付相关业务的认可程度会进一步加快。中移动通过入股浦发银行,可以看作是移动支付的产业链上的进一步的整合。 

在此之前浦发银行和中国移动双方在手机银行领域都有良好的业务基础。浦发银行自2009年4月推出手机银行服务,并于当年9月份启动了手机银行二期开发,截至2009年末,浦发银行手机签约客户已超过10万户,交易量超过24亿元。而在今年1月,浦发银行手机银行二期服务又全面上线。  

同时,中国移动也早已推出“手机钱包”等支付方式。早在2006年移动专门成立了湖南移动电子商务试点基地。2008年年初开始,中国移动在移动电子商务领域相继推出了移动梦网、手机证券、手机钱包、VIP电子卡、条码凭证和电子医疗预约挂号等一系列新型移动电子商务业务。2008年3月19日,国务院信息化办公室批复同意依托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以中国移动通信为主体,成立国家移动电子商务研发中心。 

近日中国移动解决了RFID(射频识别)与SIM卡(客户识别模块的缩写,也称为智能卡、用户身份识别卡, GSM数字移动电话机必须装上此卡方能使用)移动终端相结合的关键技术难题。 

除了GSMA(移动通信世界大会)中提出的机卡协作的基于NFC(即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主要用于移动终端的非接触支付。)标准的非接触技术解决方案外,中国移动还自主提出了完全基于SIM卡的非接触技术解决方案,这样可以在不更换手机而只需更换SIM卡的情况下为客户提供基于非接触技术的移动电子商务服务。 

和目前国际上通行的NFC概念不同,中国移动新型NFC技术并非通过定制手机开展业务,而是将电信、金融等支付业务融合在SIM卡里,这样做避免了手机的大量更换。 

国泰君安分析师伍永刚在一份报告中称,如果中移动入股浦发银行成功,则双方未来在移动支付上合作前景广阔。3G技术成熟后,双方在手机银行上发力,也会实现优势互补,产生很高的协同效应。 

同时中国移动更看重浦发能为其带来的金融契机,如新的利润增长点、提高综合地位、搭建通畅的融资渠道等。 

 1  |  2 
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2001-2009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