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认购浦发20%股份 中移动借道发展手机支付
记者 马巾坷 中国移动10日下午在香港证券交易所发布的最新公告称,中国移动全资子公司广东移动与上海浦发银行签订股份认购协议,交割完成后中国移动将成为上海浦发银行的第二大股东。
根据该协议,广东移动有条件同意以人民币398.01亿元(452.55亿港元)认购上海浦发银行22.08亿股A股。交割后,中国移动将透过全资附属公司广东移动持有上海浦发银行经扩大后股本的20%权益。至此,上海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仍未上海浦发银行最大股东,中国移动将成为上海浦发银行第二大股东。
公告中还称,中国移动及广东移动与上海浦发银行还签署了战略合作备忘录,明确了双方建立未来战略合作的意图;根据备忘录,双方有意就共同发展移动金融及移动电子商务展开紧密合作,合作范围包括开展移动支付业务、移动银行卡业务、移动转账业务,以及其他形式的移动金融及移动电子商务业务。
此外,上海浦发银行董事会应包含至少两位由广东移动提名的非独立董事以及至少一位由广东移动提名的独立董事,同时,在主管机关认可的前提下,广东移动有权向上海浦发银行董事会推荐另一名独立董事。
上海浦发银行是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内地设有33家直属分行和565个营业网点,上海浦发银行还在中国有5家附属公司,并在香港设有一个代表处。此前3月9日,还有外媒报道称,中国移动购买浦发银行股份遭到国资委的否决,因为国资委不支持央企涉足非主营业务,因此双方合作正式终止脚步。不过一天后,之前的各种猜测传闻都得到了回复。
随着我国手机不断普及,电子商务兴起,传统金融支付手段的局限性日益暴露,移动支付的需求开始快速增长。据统计,全球消费者使用手机进行金融交易的人数在不断增长,预计今年通过手机商务支付的金额将达到16亿美元。因此能够获得浦发银行补充的资本金,就给中国移动进军手机支付市场打下坚实的基础。
据运营商内部人士分析,靠着中移动近4亿的用户量,除了支付业务的手续费,仅仅这笔沉淀资金就异常可观,而后续的资金盘活完全可以交由浦发银行进行,这样既可以避免混业经营和金融监管政策之嫌,双方又获得了利润,且今后也不排除双方会成立一个专门的支付公司,来做这项业务。
该人士还表示,中国移动与上海浦发银行的此次联姻成功,也将给其他运营商和银行树立起一个样板。
实际上,通过入股银行规避政策障碍并非中移动首创。日本最大的运营商NTT DoCoMo于2005年4月同三井住友金融集团(SMFG)及其旗下的三井住友卡及三井住友银行公司结成战略联盟,并斥资980亿日元收购三井住友卡34%的股权。韩国的SK电讯也是通过跟本国商业银行入股实现了手机支付的推广。
而对于中移动为何选择营业网点并不很多的浦发银行,有知情人士表示,浦发银行的盘子不大,中移动可以获得较多股份,另外,作为一家地方银行,浦发有着比国有银行更灵活的机制,中移动也能有较大的话语权。中移动能开展更大范围的探索。此外,中移动还计划在2010上海世博会期间提供手机门票业务,与浦发银行将能共享部分客户。
其实对于中移动在手机支付这条路上的探索,已由来已久,2000年,中国移动就与多家银行合作,推出了STK方式的手机银行,这是国内手机支付最早的发展形式,但是用户必须将SIM卡更换成STK卡才能使用,用户并没有大规模接受。
2003年8月,中国移动专门和中国银联成立合资公司——联动优势科技公司,进一步推动了移动支付业务的市场拓展进程。
2010年2月6日,中移动推出了最新的手机支付。当日,物美集团与中国移动北京公司联合宣布,中国移动北京公司的2000万客户当日起可在物美和美廉美的门店刷手机结账。顾客无需换号,只需在移动大厅更换RFID-SIM卡并为手机钱包充值,就可在物美旗下150多家门店和美廉美超市的所有收银台结账。不过目前,中移动跟物美的合作属于本地的手机账单模式,并且是金额不大的“微支付”。
因此,移动支付要想大规模的使用,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不过有业内人士表示,以往种种的努力,已经表明中移动对手机支付的决心,且2010年,中移动已经将手机支付纳入重点业务。
另据悉,目前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也在不断与各家银行以及银联等金融机构密切接触,未来或将出现更多的类似联姻。
相关报道:

- · 浦发银行受益中移动入股 高开1.25% | 2010-03-11
- · 什么是“中国式”自杀? | 2010-03-11
- · 高盛大中华区主席胡祖六辞职 转战私募 | 2010-03-11
- · 2月CPI同比涨2.7% 高于预期 | 2010-03-11
- · 中移动以398亿元认购浦发银行20%股份 | 2010-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