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类金融造血第一步:广东作为试验田(2)
闫薇
10:28
2010-03-14
订阅
 1  |  2 

类金融破瓶颈

中国移动觊觎手机银行业务已久。由于电子商务和金融业务分别由工信部和银监局监管,想要获得金融牌照并非易事。手机银行带给中国移动的将是一个类金融类性质的全新业务。此间,中国移动董事长王建宙表示,中国移动没有金融牌照,只能通过和银行合作才能开展相关的业务。

而类金融业务将是广东移动2010年的重要课题。

广东移动内部人士告诉记者,2010年,中国移动业务将主要集中在移动互联网和手机支付两大模块。该人士表示,日本和韩国早有电信运营商兼具银行业务先例。NTTDOCOMO就好像一家银行,SIM卡中就有电子账户识别功能,韩国运营商SKT也是如此。而中国由于电子商务与金融支付分别划归工信部和金融管理局两个部门,融合困难较大。

此外,中国移动面对的增长瓶颈促使其重金400亿元入股浦发行。 “你会发现最近两年,手机费用是在下降的,打电话的增量,电话费是不断下降的。而增值业务的发展速度也会下降。移动需要迫切寻找到又一个高速的利润增长点。”上述广东移动人士透露,“手机本来就有账户性质。”

为寻求金融通行证,中国移动已经准备一年。接近中国移动内部的人士告诉记者,在选择合作伙伴的过程中,也曾闪现过工商银行的身影。而当时由于受到国资委央企投资非主营业务的限制,没有成行。

中国移动入股浦发行的消息从传出到公告,前后不足两星期。消息于2月26日首次传出后,至3月10日宣布入股意向,次日,中国移动董事长王建宙少有地公布了入股价钱及细节,在7天内第二度通过视频会议,回答记者提问。

早在去年4月,中国移动入股浦发行就露出端倪。2009年4月,浦发行推出手机银行时,中国移动即与浦发行合作。浦发行在短短的8个月,有超过10万名客户签约使用手机银行服务,而相关的交易量超过24亿元人民币。

中移动拥有逾5亿用户,营业网点遍布全国城乡,掌握大量优质资源;浦发银行拥有全国性经营牌照,已基本完成对全国重要中心城市的地域布局,并在移动支付方面拥有经验。“我们明确表示过,如果我们的谈判成功,确定建立入股的战略合作关系后,双方在手机支付方面将会有很多新工作。”王建宙说。

王建宙指出,手机支付的技术已就绪,例如可把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应用包括公交卡)技术加入电话卡,现在面对的是协调问题,“例如地铁、公共交通、便利店都各有各系统。(付款)卡太多,若统一就可改善”,他认为这个市场前景广阔,只要有20%的用户使用,就有1亿用户。

中国移动人士表示,经验表明,股权投资模式可以较好地结合双方利益,形成促进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的最大合力。以入股形式跟银行合作,可让中国移动在电子商务中有更大的主动权,而且银行得益于流动支付而获得的盈利增长。王建宙指出,“选择浦发行是因其规模适中,很大的银行我们占的比重太小,太小的银行本身的实力又不够”。截至去年底,浦发行在内地设有33家直属分行和565个营业网点。

王建宙表示,入股后中移动将有“三不”,即不参与浦发行日常经营运作、不增加持股比例、不谋求控股地位。广东移动内部人士告诉记者,手机支付的未来将会看到银行账户和手机号码合并,手机SIM卡中植入银行卡信息,通过无线网络和银行连接。他表示,“不过,在公交卡支付发达的地区,如上海、广州和香港,公交卡等已经在小额支付中呈现垄断优势,将会是手机支付的直接对手。”

 1  |  2 
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