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房先生”符标榜升职记(1)
沈建缘 李丽
07:00
2010-05-13
订阅
 1  |  2  |  3 

经济观察报 记者 沈建缘 李丽 过去3年,看上去完美的业绩和一直将自己作为效率标杆的努力,给符标榜带来了职业生涯中最有价值的一次升迁。

4月14日,全球最大的IT公司惠普宣布的一系列人事任命中,48岁的新加坡人符标榜从惠普全球副总裁、中国惠普有限公司总裁的职位上被提升为亚太和日本地区高级副总裁。

虽然成为跨国公司在华企业中唯一一位从中国区总裁升职亚太的高管,但重回惠普并没有使符标榜成为一个逆势行舟的创造者,或在即将离任时得到惜别和眼泪。相反,符标榜的任期之内,有关“业绩升天,企业文化落地”的议论此起彼伏,这预示着,即便离开中国,他今后的惠普生涯也将充满争议。

与惠普“第二次”握手

经历了6年游离在惠普之外的日子后,2007年4月16日,标榜出任惠普中国区总裁。

知情人士透露,当时并非没有其他合适的人选,而“符标榜的档期刚好合适”。时任惠普亚太区总裁的汤姆·霍根(TomHogan)与符标榜在一次会议上碰面,当时的惠普中国区总裁孙振耀已经准备从惠普退休,惠普正在寻找一位合适的人选接任他的位置。

对符标榜有“知遇之恩”的TOM在公司内有“小马克”之称(意指他的行事风格与惠普CEO马克·赫德一致),目前主管惠普在美国本土业务,被认为是马克.赫德之后最有实力的未来全球CEO人选。TOM显然不在意,符标榜此前 “为竞争对手工作”的经历。但惠普员工和合作伙伴很快发现,这位惠普的老兵带来的行事风格与他们过去的经验完全不同。

一个在符标榜上任后不久就因被闲置而离职的惠普人士说,他也许是惠普在现在的大背景下需要的人物,但他对企业长久的发展和品牌文化的塑造显然没什么兴趣。“他只关心能否带来业务。”

这位前员工曾是孙振耀时代的骨干,他在符标榜上任后的一次内部调整中,和他部门的其他同事一起都被“挪开了”。他相信他和团队所信奉的 “惠普之道”——也就是惠普公司信任并尊重个人、追求卓越的成效与贡献、谨守诚信原则、强调团队精神等“以员工为导向”的哲学,已经过时了。

很显然,符标榜不是为了执行“惠普之道”才回到这个公司的。在上任后不久的一次内部会议上,当有员工向他提问,什么是“惠普之道”?他并没有正面回答,却说,“我要告诉你们什么不是惠普之道,比如敷衍工作和不负责任。”

他在其他场合也表示,客户满意和绩效是惠普企业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不是员工本身。“员工如果仅仅知道理念却不做事情,那就不是惠普之道”。

认为符标榜仅仅是关心业务,那就过于简单化了,符标榜正在改变大家的信仰,他在公司内部大力推广这样一种理念:客户接受惠普的原因是因为惠普提供的服务和产品,而不是与惠普员工的个人关系。

与业务紧密相关的成本,同样也是符标榜工作的重点。

2008年11月,一封内部电子邮件被抄送给惠普中国公司的员工。内容提到,“目前HP(惠普)所有员工集会、培训、奖励等等取消;出差鼓励住宿如家快捷旅店(事实上每个人的住宿额度是470元),要求配备的岗位如果涉及到出差,两个城市之间应该可以当天往返。”

一位被销减了助理而需要自己处理日常事务的惠普公司某地区市场经理称,在不加薪的情况下,自己每天的实际工作量增加了不少。

符标榜对这种抱怨毫不在意,当然,他自己和其他全球副总裁级别的高管也在金融危机后接受15%的降薪。他认为,在竞争激烈的时候,资源变得更宝贵。“如果你做不好,如果你懒惰,如果你老混,就应该把有限的资源留给更好的团队。”

成本专家

很多员工开始感到不适应。“他很少关心我们是不是感到舒适。”一位区域销售经理这样抱怨。

事实上,对业绩而不是创造业绩的人的重视,让他的销售团队倍感压力。惠普的销售团队有一个共识,符标榜不仅是个数字爱好者,还是个顶级控制狂。在向他做工作汇报的时候,“多数SALES(销售人员)都会战战兢兢”。

 1  |  2  |  3 
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