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杨阳 4月22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代表中国递交的简、繁体“.中国”域名国际申请通过了互联网名字与编号分配机构(ICANN)的快速通道评审。
5月17日,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首席科学家研究员钱华林接受本报专访时称,“.中国”域名写入全球根域名系统,意味着全球华人不仅可以在地址栏输入类似lenovo.com.cn的英文域名,还将可以直接输入“联想.中国”这样的中国域名,而后者对所有以汉语为母语的华人来说无疑更容易记忆、容易使用。
这将影响公司域名注册以及未来邮箱地址的规划。
继《中文域名注册和管理标准》之后,CNNIC主导的另一项标准——邮件地址国际化标准使得中国人不仅可以使用中文上网,还可以用纯中文发邮件。钱华林研究员举例说明了中文电子邮件标准的优点。
“平常人家给我打电话问我要电子邮件地址,我就反复的给他拼,就容易错,但是如果我告诉他中文,他知道我叫什么,电子邮箱地址就非常容易记住。”钱华林同时还表示,等中国电子邮件标准大量推广应用以后,中文域名势必将有更大发展。
截止目前,超过90%的国家部委、省级政府机构;超过95%的媒体新闻网站;超过90%的全国211重点大学;超过五成的中国百强企业及超过四成的中国500强企业都已经陆续开通“.中国”域名。包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国际性大型赛事,均以中文域名向世界展示中国形象。
由于互联网起源并非中国,长期以来,域名的权威机构ICANN的理事职位一直由欧美日等互联网发达国家的代表担任。中国作为网民人数仅次于美国的互联网大国,却在ICANN会议上一直没有足够的发言权。
2003年6月12日,在被称为“互联网世界的联合国”的国际互联网络名字与编号分配机构(ICANN)蒙特利尔会议上,中国代表钱华林成功当选ICANN理事会理事,任期三年。
这是中国专家第一次进入全球互联网最高决策机构的管理层。“当时感觉自己的担子更重了。”钱老师如此描述当时的心情。因为这不仅仅是个人的一种荣誉,更代表着中国在国际互联网中的地位显著提升。
2006年10月13日,由李晓东为第一作者的《中文域名注册和管理标准》被IETF正式获准通过,编号为RFC4713,成为CNNIC主导制定的第二个互联网国际标准。
与此同时,中国人在IETF也开始有了重要的一席之地, 2007年,李晓东成功出任IETF国际化邮件地址标准工作组联席主席,成为第一位坐在IETF千人全会主席台上的中国资深技术专家,而出席大会的中国专家也不再是3个人,而是几十、上百人。对于这种可喜变化,李晓东踌躇满志:“中国人在IETF的声音越来越强,中国在国际互联网的地位也会越来越高。”
经过多年的技术攻关和国际协调,CNNIC主导制定的《中日韩多语种域名注册标准》(编号:RFC3743)、《中文域名注册和管理标准》(编号:RFC4713)先后获得国际互联网技术标准制定组织IETF的批准,破除了纯中文域名在全球互联网及域名系统中使用的技术障碍。
至此,“.中国”写入全球根域名系统的技术难题或国际标准问题逐一化解。2009年10月30日,ICANN第36届年会上, ICANN表决通过了《“.中国”等非英文域名后缀快速通道实施计划》,以“.中国”为代表的非英文域名的国际申请和全球部署将正式进入“快车道”。
2009年11月16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众多中国知名互联网企业代表的共同见证并现场支持下,代表中国正式向ICANN递交了简、繁体“.中国”域名国际申请。
2010年4月23日,ICANN正式宣布“.中国”通过快速通道政策性审核,正式进入技术实施阶段。
“使用中文域名将极大地方便13亿中国人口中的近4亿网民上网,这对于推动我国信息化建设,弥合数字鸿沟将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而且,对于中国企业而言,中文域名也将成为他们在互联网上最好的品牌载体,有助于其提高品牌影响力。对于跨国企业而言,中文域名将有利于其本土化战略和网络营销。比如微软的英文名是“Microsoft”,但并不是所有中国网民都能准确地拼写出来,而中文域名则可以解决这一问题。”李晓东称。
- 专家支招1 银行不愿意给中小企业贷款是什么原因? 2010-05-25
- 看供货商玩转1688...... 2010-05-25
- 太古、中信泰富及国泰航空出售香港空运货站及HACTL的40%权益 2010-05-25
- 四川都江堰彭州交界发生5.0级地震 震感明显 2010-05-25
- 中美现在怎么走得这么近? 2010-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