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
记者 李丽 实习记者 柏彦雯 2010年5月23日,日本东芝公司(下称东芝)的新任总裁兼CEO佐佐木则夫出现在北京的媒体发布会上。他满头银发,看上去精神不错,有着日本人一贯的谦虚和谨慎。这次中国之行,佐佐木则夫有两个目的,一是要参加东芝公司的春季音乐会,而是想与中国的媒体介绍东芝的在华事业。
这次的中国之行,佐佐木则夫绝对没有仅仅欣赏音乐会那么简单和轻松,据佐佐木则夫透露,东芝公司在5月11日召开的经营方针说明会上,制定了2012年全球销售额要达到8兆日元的目标。东芝要想达到这一个目的,就必须在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扩大市场——这就是佐佐木则夫来中国的重要原因。
然而,东芝与其他制造业企业一样,经历经济危机后,其发展速度就一直在放缓。如何达到2012年8兆日元的目标,这将是摆在于2009年刚刚上任的佐佐木则夫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更别提他上任时的东芝是一个巨额亏损的“烂摊子”。
减少“赘肉”
2009年6月24日,日本东芝公司股东批准时年60岁的佐佐木则夫接替西田厚聪出任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长,时年65岁的西田厚聪将出任公司董事长。佐佐木则夫的上任,对于已经巨额亏损的东芝公司而言,可以用“临危受命”来形容。
在就任的新闻发布会上,佐佐木则夫表示,上任后的首要任务是努力带领公司走出史上规模最大的财年亏损,提振公司表现低迷的资产负债状况。
2009年,东芝公司亏损197亿日元。但是通过缩减固定经费和采购成本,在降低7600亿日元采购成本的基础上又进一步降低了4300亿日元的固定经费,因此从利润上来看,比2008年还是实现了3000亿日元的改善。这项成绩与佐佐木则夫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佐佐木则夫看来,固定经费就相当于人身上的赘肉,除了要减少“赘肉”,他还在降低采购成本方面投入了很大的精力。而降低采购成本的努力,实际上又为东芝公司节约出了7600亿日元的开支。
在此之前东芝公司有着2500亿日元的营业亏损,在佐佐木则夫上任后的一年内,东芝公司不仅完全填补亏损,并且还扭亏为盈,实现了1172亿日元的营业利润。佐佐木则夫形容此次缩减开支的行动非常生动:“在泡沫经济的时期,那时候我们长出来一身赘肉,而现在我们已经把这些赘肉都甩掉了。我觉得这点是最大的收获。”
适应市场
1991年9月25日,由三井物产、东芝、昭和电线共同出资成立了“东芝大连有限公司”,这是东芝集团在中国投资的第一家公司,绝大部分生产线都是从日本直接进口的,大连只是被作为一个劳动密集型的生产基地。1995年,东芝(中国)有限公司成立,迄今为止,东芝在中国合资、独资办厂也达到69家。然而,富士康科技集团(下称富士康)近日的调高薪资预示着制造业行业面临一个重大转折。
1 | 2 |
- 下周新闻前瞻(6月26日至7月3日) 2010-06-25
- 网商 第11期 2010-06-25
- 三网融合方案今日恐难诞生 工信部隐身政府幕后做推手 2010-06-25
- 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实施期限延至2010年底 2010-06-25
- 荷兰2-1喀麦隆 2010-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