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店应该尽早交税
杨阳
09:28
2010-07-02
订阅

杨阳/文 无论实名制是否在为收税做准备,收税是必须的。这是国家的权利,是公民的义务,也是一个健全、健康的电子商务环境必须的氛围。

但这个税如何收、收多少确实是一门学问。

按比例收?按固定税率收?收多少?

事实上,无论怎么样收,对所有网店都是公平的,甚至比线下还公平——在实际生活中,逃税的企业不计其数,却无法追查,但是在网上,只要淘宝和拍拍与政府合作,估计绝大部分网店没有逃税的可能,这其实对所有卖家更公平——而这部分成本一定会转移,真正要腰包的是消费者。

网店卖家嚷嚷着要关网店多少有些虚张声势,尤其是当国家按比例收税的时候,这就更成为一种无稽之谈。

他们的理由无非是价格高了会影响买家购买。但其实网店比实体店成本低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税的问题,网店还没有店面和库存成本,因此综合成本一定比线下实体店低,价格也仍然还会比实体店低。那么消费者为什么不继续在网上消费?

如果消费者继续购买,卖家可能去关闭网店么?答案是显而易见的——除非他自己经营不善。当然这种推论适用于按比例收税,如果是按固定税率的话,则可能出现网店店主担心的成本增加的问题,不过,网店的税率怎么也不会高于线下实体店的收税额度吧?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成本上涨之后,有其他同行业的竞争者率先把这部分成本自己承担下来,价格仍然维持原来的水平而具有竞争优势——这不是一件好事么?督促网店卖家能够靠不断创新、差异化经营,大浪淘沙,优胜劣汰。

所有的B2C网店现在大部分都是走正常程序注册的公司,也按实体店交税;真正受影响的是那些在B2B、B2C网平台上销售的批发大卖家。

一种看法认为要先放水养鱼。那么问题是放水养的是什么鱼?推迟收税有什么好呢?

中国互联网之所以无法像美国互联网那样健康,不就是因为1999年的时候所有进入中国的网站都打着免费的旗号,结果把中国的网民“惯”坏了么?现在,美国互联网的付费金额是中国互联网整体消费金额的10倍不止,中国的互联网公司已经尝尽了“免费”的苦头。中国互联网企业创业何其艰难——其中不乏受了免费的荼毒。

为什么要让一种不健康的模式成为合理呢?要让所有人接受一种健康的消费模式、经营模式需要多少口舌?

当然,有人会说中国的收入低,比美国低很多。但是在中国互联网范围内,对所有人都是公平的。而不收税反而是对线下实体公司的一种不公平。

如果中国网店企业是靠着免税、低价发展,那么即便短期之内做大了也强不了,也走不出国门,无法参与世界竞争。因为国外不是这样的游戏规则。 

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