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凯将任中国区主席 英博欲整合在华业务
讯 见习记者贺文 北京报道 为英博啤酒集团(简称“英博”)及其前身英特布鲁服务27年的比利时人丁凯,从下月起,将把工作重心转回到自己熟悉的中国市场。昨天下午,英博啤酒集团亚太区相关负责人向本网证实,明年1月起,丁凯将出任英博中国区主席。该项人事任命将于近期正式对外发布。
与曾任的中国区总裁职务不同,作为中国区主席,丁凯今后将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在对华战略布局、业务整合上。目前,丁凯的职务是英博亚太区总裁。2002年,丁凯举家来到中国,出任英博亚太区技术和生产副总裁;2004年3月,就任英博中国区总裁,期间英博在华业务整合取得显著进展,包括2006年完成轰动业内的雪津收购计划;2006年5月,丁凯升任英博啤酒亚太区总裁,全面负责集团在中国、韩国和亚太地区的业务。
“这是集团对中国市场重视的表现。”英博啤酒集团亚太区企业事务副总裁车飞向本网解释丁凯的“回归”。截至目前,英博在华已有33家啤酒酿造厂,分布在福建、江西、江苏、浙江、广东、湖北、湖南和河北等8省,雇员超过2万人,中国市场总销量达400万吨。这一销量已与燕京啤酒今年的销售目标相当,仅次于华润雪花和青岛啤酒。
对于英博在华业务的增长,丁凯介绍,2007年有2/3业务的业绩是呈双位数增长的,1/3业务是单位数的增长。但他未透露,具体的增长比例和业务增长领域。不过,他表示,单位数平稳增长的业务集中在价格战激烈的低端啤酒市场。“我们所要求的量的增长,是有质量的量的增长,不希望这个量的增长是没有盈利的”丁凯解释说。
1984年英博通过向珠江啤酒厂进行技术转让,开始进入中国市场。自1997年起,英博先后收购或入股了金陵啤酒、珠江啤酒、浙江KK啤酒、温州双鹿啤酒、浙江石梁啤酒、湖南白沙啤酒和湖北金龙泉啤酒。2006年1月,英博全资收购了福建雪津啤酒有限公司。除收购的本土啤酒品牌外,英博还在华推出了其全球性啤酒品牌“贝克”。如何整合众多品牌以利于竞争,这是英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丁凯介绍,英博计划将雪津打造成跨区域的强势品牌,再结合其在各省市本地强势品牌,“这两部分的品牌组合,我们相信会对英博在华业绩有一个很好的提升”。丁凯表示,当英博在现有生产基地的省份推出雪津以后,接下来会开拓新市场,新市场也许还未有自己的生产基地,但是英博会通过销售,把产品的市场份额做上去后,再考虑在当地建新厂,以继续支持雪津的发展。据资料显示,英博雪津目前在全国有福建的莆田、三明、江西的南昌4个生产基地,2007年英博雪津预计销量达到120万吨。
英博在华业务的发展离不开一系列的并购。但是经过外资啤酒巨头在华新一轮投资圈地后,目前国内啤酒企业前十强中,未被外资染指的所剩无几,比如北京的燕京啤酒、河南的金星啤酒。对于英博下一步在华的收购计划,丁凯未正面回应,但表示,“如果有比较小的啤酒厂希望得到我们的帮助,想看一看我们有什么比较好的做法,我们也是愿意倾听的”。提及去年一度盛传的“英博将收购燕京”说法,英博亚太区负责人告诉本网,只是传言。

- · 520亿美元并购催生中国啤酒颠覆者 | 2008-07-21
- · 传英博啤酒收购美国AB | 2008-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