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戴乐娜、陈宝庆握手言和 卡夫劳资纠纷三月经历
经济观察报 记者 贺文 握手言和。4月18日上午,卡夫食品(中国)有限公司(简称“卡夫中国”)劳资双方集体合同签约仪式后,戴乐娜(LornaDavis)主动与陈宝庆重重一次握手。
历时三个月的卡夫中国公司劳资纠纷的一个阶段性的句号。
签约仪式上,卡夫中国工会主席、劳方首席谈判代表陈宝庆直接抛给卡夫中国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戴乐娜两个敏感但又迫切的问题:新卡夫销售团队的整合速变,卡夫员工如何正确面对来自达能饼干的公司高管。
这些都是卡夫中国公司劳资双方已经达成共识的《集体合同》所不能解决的,也将成为世界食品饮料公司巨头卡夫,在并购达能饼干业务后,中国版整合故事的新话题。
迁址
卡夫此次劳资纠纷的导火索就是中国总部的迁址。
2007年11月底,卡夫收购达能饼干业务。2007年12月初,卡夫原中国区总裁升职前往巴西,达能饼干中国董事总经理戴乐娜升任卡夫全球副总裁、卡夫中国董事长兼总裁。2008年1月24日下午,戴乐娜向卡夫中国公司全体员工宣布,2008年第四季度总部从北京迁往上海。
自1984年进入内地市场始,卡夫中国的总部一直设在北京。目前卡夫中国有700多名员工,北京总部有员工300多名。上海是达能饼干业务在华总部所在。
关于总部迁址,戴乐娜说,卡夫收购达能饼干后,双方在华业务势必整合,达能饼干中国总部在上海,卡夫中国总部在北京,“新卡夫需要决定一个新总部以管理整合后的中国区业务”。卡夫管理层和外聘的咨询公司在进行全面商业评估后,做出迁址上海的决定。
戴乐娜介绍迁址的主要理由有四:卡夫许多重要的客户总部设在上海,比如大型的零售商;上海为卡夫提供了更加方便的地理位置以管理自己在华的7家工厂 (4家卡夫工厂,3家达能工厂),其中3家在华东,华东是卡夫饼干产品的最大生产地;多数快速消费品公司将自己的中国区总部或者区域总部设在上海,作为一家快速消费品公司,卡夫可以在行业人才上有更多的选择;上海市政府为卡夫提供了更加优惠的税收政策。
这个逻辑对卡夫中国员工来说,却很难接受。“公司在未提前和员工协商的情况下做出决定,违反劳动合同法。”卡夫员工质疑的依据是2008年1月1日实施的《劳动合同法》,其第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
卡夫员工的反弹速度也超出了公司新管理层预期。2月21日,春节过后7个工作日,卡夫食品(中国)有限公司工会火速成立;2月28日,工会向卡夫中国新管理层发信,质疑总部搬迁的决定;3月7日,工会提出就《集体合同》进行磋商的要求。此后一直低调进行的卡夫劳资谈判公开化。
3月11日,卡夫中国新管理层书面回复工会,同意与员工签订集体合同。与普通劳动合同相比,集体合同能增强员工的谈判能力。
妥协
“协商就意味着妥协。卡夫劳动关系双方这次能就集体合同达成共识,就是相互妥协的结果。”北京市劳动保障局相关负责人李长宝说。他和他同事协调了卡夫劳资双方的谈判。
3月17日始,以工会主席陈宝庆等4人为代表的劳方和劳方律师,卡夫中国公司人力资源总监、员工关系经理为代表的资方及资方律师开始了就集体合同条款的谈判。
约定第一周,谈判没有任何进展。陈宝庆说,有几次谈判几乎破裂。
转机出现在接下来的一周。3月27日晚,卡夫中国对外发表“联合声明”,公司劳资双方就集体合同的重要内容达成共识。但是,包括陈宝庆在内的工会代表没有这么乐观,“只是达成初步共识,很多核心问题还没有涉及到”。
谈判的难点之一,是关于补偿标准。虽然对因中国总部迁址而将到异地工作或者被裁减的员工,卡夫中国一开始就承诺将提供高于中国法律要求的经济补偿,但并没有满足员工的诉求。“不是说高于法律标准就万事OK了。很多东西是法律无法界定的,得于情于理于法。”陈宝庆说。他介绍,卡夫中国员工的平均工龄为6年,是一个比较稳定的团队,卡夫的管理一直比较人性化,员工对突如其来的总部搬迁和裁员遣散,在情感上难以接受。
不明朗的谈判形势,加重着员工的不安,传言越来越多:因为价格更便宜,公司采购部的供应商都换成达能的供应;公司新高层决定撤换卡夫4家工厂的厂长,换上达能饼干厂的人等等。
近一个月的谈判,有时候经常延迟到深夜。不安中,卡夫员工终于等到了新消息。4月11日晚上,陈宝庆发了一条手机短信:下午4点50分,集体合同正式达成一致意见。待卡夫全体职工代表大会通过后,再送交市劳动局备案生效。
关于补偿标准,将以全公司而非单个员工个人的月平均工资计算。这在同类企业属于高出中间水平的档次。本报获得的具体方案是,经济补偿的基数以月薪9440元为界,月薪不足9440元的按9440元计算,超出的按照实际月工资计算。
4月15日下午,卡夫职工代表大会全票通过集体合同。根据最终协议,卡夫中国已陆续向现在北京总部的100多名员工 (约占总部员工总数的50%)发出了去上海新总部的邀约。
待续
戴乐娜4月18日接受本报专访时称,卡夫中国公司正在评估上海的新办公室,地点还未最终确定。“它不是原达能饼干的总部办公地点。我们将在10月底前搬入新办公室。”
卡夫中国的上海总部将有250位员工,其中120位来自于原达能饼干,其余的人来自卡夫和/或外部新聘。
与劳方签订集体合同、卡夫中国总部顺利搬迁,还只是戴乐娜主管的卡夫中国业务整合的开始。
“陈先生(陈宝庆)说销售团队的整合宜快不宜慢,在这里我谢谢他的建议。”戴乐娜的感谢,其实是一种婉拒。
戴乐娜说,销售团队的整合将与营销淡季结合起来,这样也便于运行管理的电脑系统改造,计划在2009年春节时完成销售团队的整合,而且,卡夫中国新高管层需要时间 “挑选合适的人才”。
但陈宝庆认为,这个思路忽略了人的因素。“(卡夫中国)总部人员的整合已经开始,原来与销售团队合作的很多同事都已经离开,这对销售团队工作士气影响非常大。而销售是一个需要激情的工作”,而新近卡夫销售总监更换为达能饼干的高管,陈宝庆认为,将加重销售团队的不安、困惑,基层团队与管理者之间的沟通是个很大的问题。
一直在卡夫做销售工作的陈宝庆说,销售团队的整合应该加速。
架构的整合,混合的不同公司文化的融合。这就是戴乐娜需要面临的新问题。她承认,公司文化的融合,不是写个公告就能解决的问题。
戴乐娜说聘用最好的人才 “与他们来自那个公司无关”。除她之外,卡夫中国新管理团队中,卡夫和原达能饼干的员工各有6位。
针对各种传言,戴乐娜一一做了回应:“撤换卡夫4个工厂厂长人选”的消息,是不实的,工厂的整合正在进行,公司将会尽快公告厂长任命的消息;“采购部的供应商都换成达能的供应商”的消息也是不属实的;原达能饼干的销售总监出任新卡夫的销售总监,是因为原卡夫销售总监周志毅个人选择离开卡夫。
“中国伟人周恩来说过,‘活到老,学到老’。我特别喜欢这句话。”来华已经两年的戴乐娜说,在中国她有机会学到很多东西,现在包括从卡夫员工那里。她相信经过一段时间,自己能够赢得他们的信任。陈宝庆与戴乐娜有类似的感受,“斗争的心态,解决不了纠纷。我们双方应该是谈判,沟通,减少误解,建立信任。”

- · 最高法院:被拖欠工资劳动者可向法院申请支付令 | 2009-08-05
- · 42天艰苦谈判继续 双龙劳资仍未达成协议 | 2009-07-31
- · 沃尔玛为什么害怕工会 | 2009-04-15
- · 卡夫开心果污染未涉及中国市场 | 2009-04-02
- · “卡夫”饼干明年初逐步取代“达能” | 2008-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