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奶业新“冷战”(3)
乳业专家陈瑜认为,乳企事实上的选择已经证明,巴氏奶是否组成联盟都没有太多的意义,“光明、三元,说到巴氏奶就会提到这些企业,但是他们哪个不是又生产巴氏奶,也生产常温奶。”他介绍,除了代表性的城市型乳企,其他二线城市的乳制品企业也都配备了常温奶生产线,“只要这些企业的产品想进入更深的市场,进县、进乡镇,销售渠道下沉、冷链跟不上的情况下,常温奶是最适合的产品。”
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600597.SH,简称“光明乳业”)新闻发言人龚妍奇则认为,中国乳制品消费市场的复杂性决定了乳企不能单一依赖一类产品。“在一些二、三线城市,冷链不够发达,(巴氏奶不适合进入这样的市场),常温奶却能满足这部分市场需求”,不同产品系统适应不同市场的消费人群。
王丁棉也承认,基于常温奶占据液态奶市场主体的现状,一些巴氏奶企业不得不选择“巴氏奶+常温奶”的产品架构,面对国内巴氏奶节节下落的市场份额,“这些企业对巴氏奶的前景也很矛盾”。
欧睿信息调研数据显示,从1998年到2007年,10年间,巴氏奶占国内液态奶市场(常温奶+巴氏奶)的份额从当初的79.6%,逐年下降到21.8%;同期,常温奶占国内液态奶市场的份额则从当初的20.4%,一路上升到78.2%,巴氏奶阵营中,除了光明这样为数不多的大型乳企外,多数都是中小型的地方企业。
王丁棉认为,这是市场竞争的策略,巴氏奶企业的这种“妥协”与他们争取恢复巴氏奶市场主导地位的想法并不矛盾;蒙牛、伊利做巴氏奶则是从战略考虑,考虑常温奶增速放缓后,如何保持整体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不过,巴氏奶阵营已经在加工工艺上出现了分化却是事实。“超巴奶”就是巴氏奶向常温奶妥协的一种加工工艺。杀菌温度为120℃/5-10秒加工处理的牛奶被称为“超巴奶”。目前中国的巴氏奶生产企业中,这种方式被广为使用,因为对奶源质量不放心。
“各乳品生产企业,千万不要盲目地看好和跟风近来高速发展的常温奶市场,常温奶的利好市场只是昙花一现,常温奶不是我们乳业的发展趋势和目标,(如果跟风)将是在自掘坟墓,只有死得更快一些。”王丁棉说。
“个人名义”
无论是常温奶营养物流失的检测,还是筹备巴氏奶促进联盟,王丁棉说,都以“个人名义”在做,进行得很谨慎。
这次倡议“巴氏奶促进联盟”,没有像当年那样制定鲜奶统一标识、制定推进鲜奶标识实施工作方案和管理办法。王丁棉说,这是为了规避一些风险,“如果正式结盟,很可能给对手‘不正当竞争’的把柄。而且,成立巴氏奶的民间组织,需要经主管部门同意,到民政部门登记,还得通过层层的审批,困难肯定不小”。
虽然四年前的那次结盟未果而终,但是王丁棉回忆起来,仍然很兴奋,“坚持了一年,虽然没有实施,但还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2004年8月19日,顶着 “禁鲜令”的压力,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城市的地方奶协和北京三元、上海光明、广东燕塘、四川新希望等巴氏奶阵营的乳企业主要负责人集会上海,召开了巴氏鲜奶联盟的第一次会议,会议研究由条件比较成熟的与会几大城市的巴氏奶生产企业率先推行鲜奶标识制。2004年12月27日,联盟的第三次会议讨论、修改了由王丁棉起草制定的《鲜奶标识推广实施方案》和《鲜奶标识管理办法》,当时的计划是在2005年6月底前,完成促进鲜奶标识工作委员会的社团注册登记和工商登记等申报工作。
不过,“最终因政府的禁鲜压力而无法使鲜奶标识在预定的几个大城市被推广开来”。王丁棉在自己整理的个人论文集里这样回忆当时结盟的终结。
如今继续当年未尽的结盟计划时,一些巴氏奶企业的积极反馈让王丁棉感到欣慰:“今年6月份,福建巴氏奶论坛期间,有几家福建、江苏大的乳制品企特意为这个事情赶过来找我商量,说明企业真正感到市场危机了,只有大家联合起来,才能抢救市场。”
“如果这个联盟旨在倡导推动消费者如何掌握更科学、更健康的牛奶消费知识、消费观念,让消费者感知产品是有区别的,让消费者有自由选择,这也是光明倡导的。”光明乳业新闻发言人龚妍奇说。她也表示,在不了解这个联盟的具体情况时,不便对联盟可能产生的影响做评价。
伊利上述不愿具名的人士称,此次检测,就是巴氏奶阵营为攻击常温奶而找的手段。蒙牛新闻发言人赵远花说,“常温奶营养物在保质期内出现营养物流失”,这样的观点需要科学的数据证实,她还没有看到多相关数据。业内人士则认为,如果巴氏奶阵营能够拿出这样的检测数据,早几年禁鲜令争论激烈时,就应该拿出来了。
一位乳业专家说,讨论常温奶是否会营养物流失,并不是乳制品行业当下最重要的问题。“现在关键的问题是,喝奶在国内还没有成为习惯,他们宁可经常喝其他的。如果牛奶整个蛋糕不做大,两派乳企窝里斗有多大意义?”这位“不愿卷入两派争斗”的乳业专家认为,各种不同的声音,都是为了一定的利益服务。
“(这么做)纯粹是出于信仰,出于社会责任感。应该给消费者更多选择。有些巴氏奶包材公司也想进来,但仅仅是意愿的表达,没有像其竞争对手那样通过政府的、舆论的力量去干预。”王丁棉称。
“按说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企业,企业应该会想尽办法去做这份检测数据对他们的重要性,比我大得多啊。但是,企业一旦做了检测、公布了,会不会面对来自对手的法律风险?对方要是以品牌价值受损来告你,你怎么受得了?”王丁棉说,巴氏奶企业口头支持、道义支持,但不会资金支持,“我也不好开口”。
这一次的计划会不会又无果而终?王丁棉说,总会有办法,办法总比困难多。

- · 中国将培育低碳经济为新增长点 | 2009-08-13
- · 腾讯二季收益增八成 股价创新高 | 2009-08-13
- · 力拓案降格为商业案 涉案人员或被追加新罪名 | 2009-08-13
- · 1.5万亿砸响滨海新区“十大战役” | 2009-08-13
- · 九月无锡新能源盛会即将召开 | 2009-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