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蒙牛去年巨亏9.5亿元 今年拟收复9成市场
记者 贺文 4月16日,蒙牛乳业在港发布了2008年年报。蒙牛集团在港上市公司中国蒙牛乳业有限公司(简称“蒙牛”,2319.HK)2008年净利润亏损9.5亿元;而2007年同期,蒙牛的净利润是盈利9.4亿元。前后两年境遇迥然有别。
收入上涨 毛利率下跌
年报显示,蒙牛2008年收入上升了11.9%至239亿元,但是由于2008年下半年受到三聚氰胺事件影响,公司实现净利润-9.5亿元,合每股亏损0.639元。
去年蒙牛全年毛利为46.7亿元,较2007年的48亿元下降了2.8%。去年原料鲜奶价格上升,加上受到三聚氰胺事件影响,而提高产品销售推广力度,并加强奶源安全的多重检测措施,令蒙牛去年的整体毛利率由2007年的22.5%,下降至19.6%。此外,因三聚氰胺事件对产品作出撇销及一些非经常性开支,也令蒙牛去年行政及其他经营费用增加2.1倍至15亿元。
从年报来看,蒙牛去年的现金流在减少,负债却在增加。
业绩显示,蒙牛去年的经营业务所得净现金流入为5.9亿元,比2007年同期的20.6亿元大幅减少;截至去年年底,蒙牛的净现金为13.1亿元,比2007年的19.5亿元减少约6.4亿元。
但是负债情况却有增加。截至去年底止,蒙牛的未偿还贷款为17.3亿元,而2007年同期仅为2.6亿元。2008年蒙牛的负债比率为36.5%,远高于2007年的4.5%。
不过,蒙牛执行董事兼首席财务官姚同山表示,公司现在的财务状况健康,现金及银行存款约有30亿元,负债比率为31.5%,属合理水平,没有融资需要。他指,公司于奶品安全监控进行多项措施,令成本上升,对毛利率有影响,但保持产品质量是紧要的,公司会增加高附加值的产品,相信可以克服有关的问题。
市场恢复8成
在谈到市场恢复情况时,蒙牛执行董事兼副总裁杨文俊表示,目前公司产品的销售金额已回复至三聚氰氨事件前的80%。在4月16日的业绩说明会后被问到预期销售何时完全恢复正常时,杨文俊说,“相信会很快”。
今年2月,蒙牛旗下“特仑苏”中的造骨牛奶蛋白(Osteoblasts Milk Protein,OMP)遭国家质检总局调查。蒙牛虽称经认定OMP无健康危害,但卫生部表示,该公司进口并使用OMP未事先申请,且擅自夸大宣传功能,违反《食品卫生法》规定。
有投行曾发表报告指,OMP事件不但打击了蒙牛“特仑苏”的销售,也拖累旗下的其他产品,而同行伊利、光明乳业则趁机抢夺了蒙牛的市场份额,并在OMP事件后获得较快的销售增长。
对此,杨文俊表示,OMP事件对蒙牛有影响,但非常小。他未透露OMP事件对销售影响的具体数据。
瑞信预计蒙牛2009年的销量将达2007年时的95%,但认为销量的回升是以牺牲利润率为代价;并称盈利的不确定性令目前该股估值的风险回报水平不够吸引。也有专家预计,蒙牛到今年底可以恢复约85%~90%的市场份额,剩余市场份额将被对手以及地方乳企占据。
三聚氰胺事件令市场尤为关注乳制品企业的奶源建设。杨文俊介绍,目前蒙牛采购奶源有四种方式,即通过超大型牧场、大型牧场与小型牧场以及奶站,而前三种占65%以上的份额,35%左右来自奶站,均由蒙牛驻站接管。
姚同山表示,蒙牛有计划兴建牧场,也亦会加强与大规模的奶场合作,但他未透露兴建牧场方面的投资金额。有资料显示,蒙牛已经合作、参股建设9座万头以上规模的超大型牧场。

- · 牛根生:和平年代靠商队 | 2009-08-04
- · 中粮与厚朴提名四人进入蒙牛董事会 | 2009-08-04
- · 蒙牛股权激励急刹车 或出台新计划 | 2009-07-21
- · 中粮收购蒙牛是个好交易 | 2009-07-13
- · 中粮牵“牛”记 | 2009-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