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卡因”红牛不涉及内地市场
记者 贺文 针对红牛饮料在德国、台湾被检出含有微量可卡因的媒体报道,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即中国红牛公司)新闻发言人6月1日向记者介绍,中国大陆市场生产销售的红牛饮料与上述被曝光的产品“不是同一种产品”,在大陆地区销售的红牛功能饮料“都是在国内生产的”,中国红牛产品绝不含可卡因。但是中国红牛公司也表示,不同市场的红牛饮料产地不同,但是配方是一致的。
据媒体报道,奥地利生产的功能饮料红牛饮料,先后在德国及台湾被验出含微量古柯碱(可卡因)。目前,德国已有北莱茵-西伐利亚州、黑森州等州的食品监督部门已下令禁止销售红牛可乐。台湾地区也已要求红牛饮料全面下架。由于香港市面也有出售同产地的红牛,香港当地政府已抽查样本作化验,并呼吁业界立即停售。
中国红牛公司称,已于5月31日向中国政府主管部门提交了情况陈述,请求相关部门随时抽查红牛产品;同时公司也将产品送检第三方检测机构,很快将公布送检结果。
“国产红牛产自内地”
此次的红牛饮料“可卡因”风波源于德国与台湾地区。
据德国媒体5月22日报道,因在奥地利生产的红牛可乐中发现微量可卡因,德国北莱茵-西伐利亚州、黑森州等州的食品监督部门已下令禁止销售红牛可乐。
台湾“卫生署”5月30日表示,5月28日抽验进口自奥地利的红牛能量饮料时,检出微量可卡因0.030 ppb(千亿分之三),已要求厂商全面下架回收。台湾“卫生署”还表示,所检出的古柯碱虽然含量极低,不致于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但依法食品中不得含有禁药。
针对德国、台湾地区检出奥地利进口红牛能量饮料含有可卡因的报道,中国红牛饮料公司新闻发言人张磊表示,目前中国红牛公司在大陆地区的产品就是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生产的两款产品:红牛维生素功能饮料,牛磺酸强化型红牛维生素功能饮料,均在国内生产,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法规及相关标准并接受国家相关部门检测和监督,市场准入证照齐全。在其产品的包装瓶上,注有卫生部“卫食健字”的批号和质量安全“QS”认证。
张磊介绍,大陆地区销售的红牛饮料完全由中国红牛公司在北京、湖北、海南三地的生产基地生产,“没有进口、也没有出口”。
1995年12月,红牛饮料进入中国市场,成立了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1998年,中国红牛公司将总部从深圳迁到北京。目前,已在全国各地建立了30多个分公司、代表处和80多个办事处。张磊称,红牛饮料近几年在中国内地市场的销售增长速度达到30%-40%。
张磊还介绍,中国红牛公司已于5月31日向中国政府主管部门提交了情况陈述,请求相关部门随时抽查红牛产品;同时公司也将产品送检第三方检测机构,很快将公布送检结果。
“产地不同,配方一致”
对于德国、台湾媒体爆出的奥地利生产的红牛饮料被检出含有微量可卡因的消息,中国红牛公司也与欧洲红牛总部奥地利红牛公司取得联系。
中国红牛公司转述欧洲红牛总部的介绍称,已将售往台湾的同一批次的红牛能量饮料进行了送检,检测结果是:未检出可卡因。欧洲红牛已派专人赴台与台湾主管部门沟通、核查。
有媒体报道,台湾红牛公司的新闻发言人对台湾当地主管部门的检测方法表示质疑。据香港《经济日报》6月1日报道,红牛饮料台湾分公司发言人5月31日表示,红牛能量饮料“绝对没有”任何含可卡因的可能,该公司已和法律顾问研究拟向台湾官方索赔。
而且,欧洲红牛公司还介绍,也对售往德国的红牛产品进行了第三方检测,也未发现含有可卡因。此前,有媒体报道,红牛公司抗议德国几个州的禁售措施,并称:红牛中添加的是已经去除可卡因的古柯叶萃取物,这种物质是各国普遍采用的一种食品香料,此外,欧盟和美国都认为其他含有古柯叶萃取物的食品安全无虞。
中国红牛公司的张磊表示,对于在德国、台湾的检测结果存在截然不同版本的详细情况、最新进展,红牛方面会做进一步介绍。
至于德国、台湾媒体所曝的奥地利生产的“问题红牛”产品是否与中国大陆地区所产的红牛配方一样?张磊向记者首先强调,内地生产销售的产品完全是在大陆地区生产;不过,他也表示,中国与奥地利生产的红牛配方是一样的,只是会根据各国、各地区的食品卫生安全标准做适当的“尺度调整”,以符合当地的食品卫生安全要求。
在中国大陆销售的红牛维生素功能饮料,其包装瓶上标明的配料主要有:牛磺酸、肌醇、赖氨酸、咖啡因、烟酰胺及维生素B6和维生素B12等。该产品属于保健食品,保健功能为“抗疲劳”。

- · 中国红牛:国产红牛抽检不含可卡因 | 2009-06-08
- · 北京产红牛饮料初检不含可卡因 | 2009-06-04
- · 香港所售红牛查出含可卡因 红牛方面暂不回应 | 2009-06-02
- · 红牛能量饮料查含可卡因 中国红牛称配方不同 | 2009-06-01
- · 香港保险中介将进入内地市场 | 2008-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