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三鹿外资股东誓不认栽 恒天然敲定中国复出路径

订阅
2009-07-20
朱熹妍

经济观察报 记者 朱熹妍 自原经销商三鹿出事后,恒天然自有奶粉品牌安怡、安满一度在中国销声匿迹。7月底,它们将重新出现在华东、华南大型超市的货架上。

“我们选择了慎昌公司成为安怡、安满新的经销商,它们将重新回到中国市场。”恒天然商贸(上海)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菲利普·特纳 (PhilipTurner)对本报表示,恒天然不会放弃在中国发展业务,而这就是开始。

菲利普刚刚于6月底上任,他担任着重塑中国市场的重任。履历上看他经验丰富,他曾供职新西兰外交与贸易部13年,在乳品业也有10年工作经验。

新安怡、安满首次上市的区域划定为7个城市,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南,北京则会稍晚些。菲利普说,在这些区域内,安怡、安满曾有过较高的接受度。

此前,安怡、安满一直由三鹿集团在北京的全资子公司——安力嘉乳品(北京)有限公司(简称“安力嘉”)负责销售,这是三鹿与恒天然合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安满”的孕婴乳品系列、“安怡”成人乳粉系列在进入中国市场前,在东南亚及港澳地区一直占有不错的市场份额。

通过三鹿营销网络,恒天然实现安怡、安满本土化营销;三鹿也借此进入高端市场。

但是一切止步于三聚氰胺事件。

事件爆发后,恒天然收回三鹿手中安满和安怡奶粉品牌的使用权和经营权。目前,安力嘉已经关闭,已被大股东石家庄乳业有限公司申请破产。

今年4、5月份,恒天然与分销公司慎昌签订合同,由其负责“安怡”、“安满”在中国区的营销。据称,8、9月份还会投放电视广告予以配合。

4月13日开始,恒天然合作集团董事会主席亨利·凡·德·海登(HenryVanderHeyden)到中国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疗伤之行”。活动中,亨利曾对本报表态——“中国对恒天然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市场,请大家放心,一定会看到恒天然仍然会在中国投资、发展。”

不出两个月,就看到了恒天然在中国的新举动。菲利普称,亨利的这次中国行,明确了恒天然今后在中国的发展计划。

恒天然的合资对象三鹿因“毒奶粉”事件,破产资不抵债。这位奶业跨国巨头,半年时间在中国蒙受8亿多的损失,一贯坚持质量的商业品行也备受质疑。

“三聚氰胺事件后,我们确实做了很多总结的工作。”菲利普表示,重新发布品牌业务就是总结后作出的决策之一。“安怡、安满的重新上市是第一步,我们将继续谨慎地在中国寻找新的机会。”

目前,恒天然在中国的业务有四块:奶粉原料(大包粉)国际贸易;黄油、奶酪等奶制品的销售;牧场经营;自有品牌的奶粉成品销售(安怡、安满)。

其中,奶粉原料的贸易无疑是恒天然现在的核心业务。

目前,恒天然建立了全球奶粉贸易实时交易平台(GDT),订单和需求决定价格,而这个过程是透明的。而且,国际奶价一直低位运行,新西兰奶农和世界各地的奶农面临一样的困境。相比于原料出口,面向终端市场的自有品牌奶粉则有更好的利润,这也是安怡、安满重新上市的原因之一。

发展牧场,则被定为中长期计划,他们认为中国对优质奶源的需求是必然的。除了经营好已有的唐山牧场外,恒天然表示目前并未有新的扩展计划。

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2001-2009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