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不干胶巨头坦诚行贿 无锡公安否认受贿
实习记者 李梦竹 就美国不干胶标签材料巨头艾利-丹尼森公司(Avery Dennison)在华全资子公司向中国官员行贿一事,无锡市公安局新闻发言人昨日发表声明称,该市公安机关从未与任何境外公司或境外企业驻华公司发生过业务往来,“所谓‘行贿无锡公安部门’纯属不实之词。”
美国证监会(SEC)7月28日公布文件称,艾利-丹尼森在华全资子公司向中国官员行贿以获取项目,SEC对其处以20万美元的民事罚款,并要求该公司上交31.8万美元的非法收益。
而无锡市公安局发表上述声明的原因,据该局称是:国内近百家网站、论坛近日相继登载“美国驻华公司行贿公安部门获取订单”的消息,其中一些文章的标题有“行贿无锡公安部门”的字样。
SEC公布的文件称,2002~2005年,艾利-丹尼森中国公司(下称“艾利中国”)的安全反光膜部门对中国官员实施了数笔销售回扣、观光旅行及赠礼等行贿行为,非法开支总额约3万美元。另外,艾利-丹尼森2007年6月收购一家公司后,被收购的公司继续进行自己在收购前就已开始的行贿行为,向数国海关和其他政府部门官员支付贿金共约5.1万美元。
SEC文件中唯一指明名称的机构是位于无锡的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并称该所隶属于无锡市公安局,但未点出任何其他中国政府部门和官员之名。
创建于1935年的艾利-丹尼森公司总部设在美国加州帕萨迪纳市,2007年销售额达63亿美元,在6个国家拥有业务。艾利中国的总部位于上海。在这一案件中,证交会要求该公司返还27.3万美元,此外还要支付4.5万美元的判决前利息。
艾利-丹尼森在本案中主动进行了调查,并自愿接受20万美元罚款,看上去毫无掩盖“家丑”之意。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法学博士、华东理工大学法学院客座教授陈嵘向媒体介绍,美国企业一直都在强调内部的合规,而这一点主要由它们的法务部门负责。
以下为SEC公布的艾利-丹尼森违法事实:
自2004年起,当时的艾利中国反光膜部门全国经理就开始图谋通过研究所来拿到项目。2004年1月,艾利中国的一位销售经理就陪同4名研究所工作人员“开会”,并每人赠送一双鞋,总价值约为 500美元。
2004年5月,艾利中国聘请了研究所一名前工作人员担任反光膜部门的销售经理。当时,该工作人员的妻子也在该所工作,并负责艾利中国一直想拿下的两个项目——其一是“数字牌照”项目,艾利中国曾竞标该项目但失败;另一项目是为警车开发新的图形标识。
2004 年8月,公司通过公安部交通研究所获得了两项政府合同,为中国两大省会城市共1.54万辆警车安装新的图形标识。当时,反光膜部门的销售经理故意提高了这批产品的价格,并准备将这些差价以“咨询费”的名义返给研究所。据悉,这两项合同的总销售额约为67.75万美元,预计产生利润约36.4万美元。就在这一行贿行为即将发生时,负责监督艾利中国反光膜部门的艾利-丹尼森亚太区公司发现了这一回扣计划,并予以阻止。当时,艾利中国反光膜部门想要拿出的贿金为 4.1万美元,或者是总销售额的6%。
2002年12月,艾利中国反光膜部门邀请了5名政府官员观光旅游,预算3.5万人民币,折合4227美元。
2004年8月,艾利中国反光膜部门的全国经理批准给予河南一家公司一名官员回扣,以确保拿到一份销售合同。该合同涉及销售额约10.6万美元,利润约6.1万美元。但艾利中国发现了这一回扣安排,并取消支付。
2005年5月至6月,反光膜部门一名销售经理与中国一家国有公司谈判,为确保拿到合同,承诺向该公司一名项目经理支付佣金。后来,反光膜部门通过一家经销商支付了2.47万美元佣金。该合同为艾利中国实现46.6万美元的销售收入,获利27.3万美元。
2005年底,反光膜部门的新任全国经理在一次会议期间为至少4名中国官员支付了观光经费,至某著名景点游玩。后来,该经理试图掩盖这一支出,要求秘书把发票中观光部分的费用分列到其他费用类别中,用更改过的发票交给艾利中国报销。这次会议总共花费1.55万美元。
2005年,艾利-丹尼森收购了印尼承包商Paxar公司。该承包商在保税区以外经营,之前一直向经常视察其仓库的3名海关官员行贿。在被艾利-丹尼森收购后,该承包商继续支付这类非法支出。后来,艾利-丹尼森发现,Paxar 公司在巴基斯坦和中国也有行贿行为。被艾利-丹尼森收购后,Paxar公司在印尼、巴基斯坦和中国的行贿数额分别为5000美元、3万美元和1.6万美元。
事件回顾:
8月1日,有媒体发布了《全球不干胶巨头被曝在华贿赂地方官员获警方合同》一文,8月3日,该公司美国总部就此事向媒体发来了一份声明。声明称,艾利丹尼森美国总部发言人David Frail承认,该公司发现了少数员工的可疑行动,在经过调查后随即向美国证交会和司法部报告了这些违法行为。
8月3日,媒体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以下简称“美国证交会”)官方网站了解到,2004年至今,艾利丹尼森中国公司安全反光膜部门(以下简称“反光膜部门”)通过聘用无锡市的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无锡研究所”)前工作人员获得两项巨额订单,并通过行贿该研究所四位官员寻求与企业的合作项目。
7月28日,美国证交会公布了一份有关这家不干胶巨头行贿中国政府官员一事的行政诉讼档案文件。文件长6页,美国证交会接受了艾利丹尼森公司20万美元的巨额罚款建议,并要求该公司立刻停止在中国及其他地区的行贿行为。
这份编号为“3-13564”的行政诉讼档案的第3页,有艾利丹尼森中国公司安全反光膜部门行贿中国政府官员的记录。据悉,艾利丹尼森中国公司通过其反光膜部门在中国经销一种反光材料,这种反光材料通常用于印刷、道路标准和紧急车辆的标志。在中国,凡是使用这类反光材料的道路产品,必须经过政府机构部门的认证。
而位于中国江苏省无锡市的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就是这样的一个政府机构部门,它负责制定有关项目、起草产品和项目技术的规格标准,以及测试项目试点。据悉,地处无锡的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成立于一九八五年,是公安部直属的公益型研究机构。该所主要从事道路交通管理工程技术及智能交通系统的研究与产品开发、道路交通安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公安交通管理领导干部和专业技术干部培训等业务。
近年来跨国公司在华行贿案件: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一直以来,跨国公司轮番登上中国商业贿赂榜单。国内民间经济分析机构安邦集团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跨国企业在华行贿事件一直呈上升趋势,中国在10年内至少调查了50万件腐败事件,其中64%与国际贸易和外商有关。
●“朗讯案”
2004年4月,朗讯被曝安排近千人次的中国政府官员、电信运营商高管前往夏威夷、拉斯韦加斯、大峡谷、迪斯尼乐园和纽约等地游玩,出资千万美元。案发后,朗迅被美国司法部和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重罚250万美元。
●“德普案”
2005 年5月,美国司法部披露,全球最大的诊断设备生产企业德普公司天津子公司从1991年开始的11年间,向中国国有医院医生行贿162.3万美元现金,用来换取这些机构购买德普公司的产品,德普公司从中赚取了200万美元。这家企业最后被美国相关机构以违反“反商业贿赂法”为由处以479万美元巨额罚金。
● “家乐福案”
2007年8月,法国零售业巨头家乐福中国总部发出通告称,北京区域的8名经理级员工因涉嫌收受供应商贿赂被警方拘留。
此案涉案贿赂总额超过百万元。
●“西门子案”
在2003年~2007年间,西门子曾向5家中国国有医院行贿2340万美元,与此同时,西门子还通过贿赂中国部分官员,获得了价值10亿美元的地铁工程和华南地区两个总价值约为8.38亿美元的电力高压传输线项目。最终被判罚13亿美元。

- · 铁道部原政治部主任何洪达受贿一审获刑十四年 | 2009-11-25
- · 陕高中生猝死案一审宣判 县公安局长获刑两年 | 2009-11-25
- · 陕西高中生猝死公安局案今日开审 | 2009-11-24
- · 卫生部否认北京部分超市食品农药超标 | 2009-11-18
- · QDII巨亏缘起“人祸”渣打“受贿门”追踪 | 2009-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