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层关注食用油安全 花生产业明年或获补贴(1)
记者 王延春 食用油价格纷纷喊涨,继上月收到金龙鱼、福临门等品牌食用油上调价格的通知后,一些超市食用油的零售价已于近日陆续上调10%。年内食用油价格几起几落,但前两次涨价幅度和持续时间均小于本次。
对于此次食品油大幅提价,记者从权威人士处获悉,高层考虑到食用油安全的危机,花生产业已被高度关注,明年或列入农业补贴名单。目前国务院中农办、发改委、农业部、财政部等部委正在密集调研会签,部门之间也在交换意见,具体方案不久或出台。
事实上,从1996年以来,我国食用油市场一直被跨国粮商实际操控,对外依存度长期高达60%以上。我国食用油自给率不足50%,进口量从1996年以来远远超过国内生产总量,是世界上第一大食用油及其原料进口国。
北京大学中国地方政府院长彭真怀说:“这早已超出了国家战略安全警戒线,这样的对外依赖度是很危险的。”
彭真怀一年多时间一直在陕西、河南、山西等花生主产区调研,他近日完成的一份《振兴我国花生产业的政策建议》报告已引起国务院政研室、发改委、农业部等部委的重视,并已呈送国务院高层。
三年前曾向高层急陈“中国大豆产业危机”的彭真怀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花生产业是中国的优势产业,必须避免重蹈大豆产业几乎全军覆没的覆辙,着力扶持花生产业,确保中国食用油安全。”
“更严峻的挑战还在于,ADM、邦吉、嘉吉和路易·达孚等跨国粮商,已经在我国97家大型油脂企业中的64家参股控股,占总股本的66%,完成了对我国食用油上游原料、中游加工和下游市场的绝对控制权。” 彭真怀表示,用这些跨国粮商的话说:“我们要把80%的投资用在消灭对手上,把20%的投资用在合作上”。
部委高层领导曾忧虑:“中国大豆产业岌岌可危。”
针对这种失控局面,该报告认为需要在国家层面支持像鲁花5S物理压榨技术推广,以这些核心技术托举我国花生产业。报告建议,国家发改委正在制定的“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规划”,应当充分认识花生产业对国计民生的重大影响,以确保后金融危机时期国家食用油战略安全,减少食用油及其原料进口。
一些农业专家曾担心扩大花生种植会不会“与粮争地”?但北京大学地方政府、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等有关部门近日的调研发现,作为一种耐瘠薄、抗干旱作物,花生最明显的优势就是不与农争地、不与人争粮,可以最大程度地开发贫瘠和沙化土地,提高非耕地的有效利用率。是革命老区和贫困山区致富的有效途径,可带动500多万农民增收。
1 | 2 |

- · 年度之妖——2009年最受关注创投项目榜 | 2010-02-11
- · 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成立 彻查“问题奶粉” | 2010-02-10
- · 2010年成品油补贴新规出台 中央财政全额补贴公共交通 | 2010-02-09
- · 工信部点兵新兴产业 62开发区挂印“御林军” | 2010-02-08
- · 华泰证券百亿募资待发 沿海产业基金或分一杯羹 | 2010-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