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公司”梅高(2)
转战桂林
1990年是对高峻最具决定意义的一年,他从北海走到了桂林。
当年,高峻的一位画家老师是桂林市工艺美术总公司总经理。当时广西漓泉啤酒刚刚建厂两年,希望重新包装啤酒,进行公开广告招标,甚至吸引了广东省的广告公司前来投标。
漓泉啤酒厂一年45万的广告投入在当时已经属于巨资。高峻的老师从北海把高峻这支团队拉来助阵。但此时距离厂方规定的时间只剩一个星期的时间。高峻在去漓泉啤酒厂了解情况并且收集了大量啤酒标签资料后,带领手下不眠不休地干了一个星期,拿出了除酒瓶标签外的全套企业包装方案体系。
设计方案送到漓泉啤酒,由该厂的员工和管理层先后投票。投票结果毫无悬念,高峻全套企业设计方案得票率高达90%。漓泉啤酒就此成了梅高公司20年的合作伙伴。
漓泉啤酒这一战成了梅高公司发展史上最为关键的“一推”。
应漓泉啤酒的要求,高峻也把公司从北海迁到了桂林。高峻知道,做广告这一行一定要往中心城市走,桂林可能是一站,但不是最后的终点站。
漓泉啤酒的合作让梅高有了在桂林立足的基础,接下来的一桩买卖对高峻有了更深的触动。
一家做胶布、绷带的半国营半集体小厂找上门来,该厂领导偶然发现一对四川海姓兄弟的膏药治疗骨刺非常有效,就想把膏药附在绷带上开发一种新药出来。
高峻委托城市调查队帮忙调查的结果却令人大失所望。当时中国十家医学院中有九家都是西医,只有一家才是中医学院。这意味着90%的西医渠道是没有了。
高峻发现邦迪公司的东西其实也是膏药,但包装不一样,概念也不一样,摆在西药柜台里。
于是,“祖传秘方”、“中药草本”等等概念全部被高峻抛弃,他给这款膏药的定位是国际化的西医属性的产品,12个小时源源不断为患者供药力,并且提高定价到10元。这样的概念果然被各家医院和消费者所接受,在广州一炮打红,为天和骨通创造了一个奇迹。现在,天和骨通已经是梅高17年的客户。
- · 北京11部门联手遏制高房价 | 2010-02-23
- · 南京收紧住房公积金贷款政策 最高可贷额降至20万 | 2010-02-23
- · 国家电网收购许继平高获批 业界疑虑犹存 | 2010-02-23
- · 张五常:从公司角度看最低工资 | 2010-02-23
- · 请还我女儿高考权 | 2010-02-22









聚友网
开心网
人人网
新浪微博网
豆瓣网
转发本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