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宗庆后实施渠道手术 娃哈哈经销商体系裂变(2)

订阅
07:11
2010-03-09
贺文

业内人士另有看法:限制娃哈哈销量快速提升的,是娃哈哈现有的渠道体系。在“经销商——二批商——终端”的三级通路中,经销商的能力和精力是有限的,因为人力、物力跟不上,自然没有办法达到娃哈哈不断增加销售网点的要求;再如,一些经销商给部分终端供货、批零兼营,降低了二批商开发网络的积极性。

常年在市场行走的营销人士李志起认为,娃哈哈新的渠道体系可能达到“一石三鸟”的效果:更深度的分销,渠道进一步下沉,将有助于娃哈哈把市场做得更透;另一方面,缩短了渠道的中间环节,对终端市场的变化掌握更及时;再者,减少渠道上分钱的人,放出一部分利润来,给新晋经销商新的获利机会,有助于为娃哈哈培养一个经销商梯队,而不是简单依赖现有的经销商,进而达到多条腿走路,将市场控制权进一步掌握在自己手中。

上述渠道变革有一个最直接的动力或者说压力,来源于娃哈哈的千亿销售目标。根据娃哈哈既定计划,到2012年娃哈哈将实现销售收入1000亿元。这就意味着,娃哈哈在今后三年要新增销售收入超过500亿元,而之前的两三年,娃哈哈年新增销售收入最多100亿元左右。如果一旦完成,娃哈哈将可能成为本土饮料企业中首个销售收入上千亿的企业。

按娃哈哈1000亿元销售目标、中国目前13亿的人口来计算,中国人均年消费娃哈哈产品接近77元。而2009年中国人均消费娃哈哈产品也才33元左右。这就意味着,娃哈哈必须要做到,即便是在人员分散的村庄小卖部都要看到娃哈哈的产品。

“最后一公里”争夺

近两年娃哈哈推出新品的速度相当惊人,粗略统计大概有十几款新品。一般而言,资金链雄厚、现金流充裕的饮料企业,一年主推一两个产品,企业的时间、精力、资源能充分的利用,成功的概率比较大。而娃哈哈却几乎是一年几个品类的新品同步推出。

对此,宗庆后的解释是,要让两套通路体系比较和谐的运转,新品推出的速度很关键。只有保持一定的产品更新率,两套通路体系中的经销商才能在新品、次新品、老产品中各取所需。

对这些频次更快、密度更集中的新品,娃哈哈如何让消费者迅速产生购买预期?宗庆后的做法很简单,大强度、大范围地投放广告。比如,娃哈哈在2009年年初推出低浓度果汁饮料新品——HELLO-C(两款口味),以及茶饮料新品——啤儿茶爽时,从央视到北京电视台,从电视到广播电台等渠道,都能看到娃哈哈上述新品的广告。

有人曾经总结过娃哈哈的营销路数:通过高强度的广告推新产品,用广告轰炸冲开市场,形成销售预期;接着通过严格的“价差体系”做销售网,以明确的“价差”使经销商获得第一层利润;再有,常年循环推出各种促销政策,借此将企业的一部分利润与年终的返利回馈给经销商,使经销商分享娃哈哈的业绩成长。

娃哈哈的渠道控制力被业界称道,其经销商已经覆盖了中国几乎所有的县级城市,并借此将销售触角渗透到广大农村的各个角落,但是这种渠道控制优势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饮料同行中,同样擅长渠道的康师傅也在进行新一轮的通路变革。

以前康师傅的渠道主要遍布在城区,有些城郊或者城乡交接的地方仍然覆盖不到。最近这次始于2008年的通路改革,康师傅要将渠道渗透到上述空白地带。康师傅甚至与经销商共同出资买车,铺建城郊渠道,提高产品从经销商到终端的到达效率。

对包括饮料在内的快速消费品制造商而言,即便是在广袤的农村城镇市场,各品牌都希望在到达终端的“最后一公里”的争夺中获胜。

宗庆后常常提醒下属,娃哈哈必须巩固已有的城镇市场和客户群,如果做得不好,可能今天所有导入和努力,都是为明天跨国品牌进入打前站和付学费。

 1  |  2 
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2001-2009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