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亿现金在身 青啤国际化拟再进一步(2)
青啤内部有一个“换手理论”。金志国的解释是,“先用右手开拓国内市场,用稍弱的左手做国际市场,等国内市场成熟了,就要换手,再用右手做大国际市场。”“在资本化和全球化的潮流中,就是要整合资本、品牌、智力等多种资源,把青啤打造成一个国际化的啤酒企业。”
“对于青啤而言,国际化是青啤挡不住的趋势。”啤酒行业专家方刚表示,一方面,国内可以购并企业和新建厂的空间比从前少了。金融危机,使国外可以并购的企业相对增多。另一方面,做全球化的企业一直是青啤多年的夙愿。通过作奥运赞助商、与NBA合作,都是为做全球化企业做准备。青啤已经具备国际化的品牌能力,已经到了国际化的时候,应该把基础转化为资源和行动。
上海证券研究所分析师滕文飞4日对本报表示,青啤在国外建厂和并购,目前集中在东南亚一带。从路径看,应该先是开拓东南亚和亚洲市场,再向欧美扩张。
北美和欧洲市场基本处于饱和状态,在欧美市场,每年的市场总量大体相当,只是几个品牌之间销量此消彼长。亚洲市场从地域的便利、市场的容量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开拓空间。
“出口对于啤酒企业而言,只是一个美丽的神话。啤酒出口受运输条件和口味新鲜度的影响,不适合出口。”方刚表示,青啤把全球当成一个市场,在国外建分厂,当地销售。而不是在国内生产加工之后的出口。
目前中国啤酒主要是内销,出口量还很小。据统计,1-11月,中国啤酒出口总量为19.1万千升。青啤出口量目前不足产能的5%,其他企业出口量都在产能的1%之内,可以忽略不计。
“在国外建厂和并购,难度较大,因为先有市场再有工厂。青岛啤酒主要以华人圈为主要消费群。在与国外啤酒品牌的竞争中,难度还是比较大的。因为国外传统的市场相对比较稳定。而中国市场,相对而言人口较多,每年都有新的增长。”业内专家、青岛科技大学教授王家林表示。
“并不是说把啤酒卖到国外就是国际化,本土企业在中国市场同样进行着国际化竞争,国际化不仅意味着要走出去,也意味着要守住国内的阵地。”王家林表示。
上海证券研究所分析师滕文飞4日对本报表示,国内市场空间虽然比从前小了,但是中国的啤酒消费增幅最大,如果深度开发,仍然有机会。燕京正在谋划扩建60万产能新厂,主要集中在湖南、广东等地,竞争对手少,在这些地方做高端品种,生产纯生啤酒、无醇啤酒、还有鲜啤酒等。工艺水平高,毛利率高。
“燕京的特点就是深度开发,在4-5个省份,市场占有率达到50%-80%,再去开发另一个市场。在广东市场,销量已经连续3年达到50%以上的增长。相比之下,青啤的市场开发相对还是比较分散,营销不够深入。还有可挖掘的空间。”滕文飞表示。
“目前,青啤国际化仍然受到品牌的制约,在国内品牌知名度高,但在国外,品牌影响力还是相对较小。大规模的在全球扩张,机会还不太成熟。相比在国外新建或者并购,营销成本比较高。青啤今年扩张的机会,更多的仍在国内。”滕文飞表示。
1 | 2 |

- · 福记5年梦断上市路 “白武士”美心买壳 | 2010-03-10
- · 华友股价重挫 酷6投资人全线套牢 | 2010-03-10
- · 央企地王今年止步? | 2010-03-10
- · 广西财政厅长谈转变经济发展模式 | 2010-03-09
- · 【两会专访】广西财政厅长谈转变经济发展模式 | 20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