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
经济观察报 记者 种昂 任何一种中药从手工加工到工业化生产,都必须首先解决原料供应的规模化瓶颈。如今,东阿阿胶(000423.SH)正在经受着来自原料的内外双重考验。
驴皮难觅
最近,东阿阿胶总经理秦玉峰遇到了两个棘手的难题:一是作为阿胶原料的驴皮短缺,导致不得不一再提高阿胶价格;二是央视曝光了个别企业以牛皮、马皮,甚至皮革下脚料等冒充驴皮制作阿胶的惊人内幕。在这场行业地震中,行业老大东阿阿胶首当其冲。
两个难题均来自原料方面。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普及,传统农畜工用的毛驴数量急剧减少,很多农村都已“驴踪难觅”。秦玉峰指出,阿胶市场需求以每年增长30%的速度增长,但是我们国家驴的存栏量却以每年3.5%的速度递减,现在整张驴皮每吨价格已飙升至3万元以上。
国家农业统计资料显示,1991年-2008年,全国驴存栏量由1100多万头减少到700多万头,预计到2030年,我国毛驴数量将不足200万头。
面对原料短缺的困局,东阿阿胶被迫选择了提价应对。在2010年1月16日和1月28日,东阿阿胶两次提价10%,5月24日又提价5%。如此一来,阿胶块的出厂价由去年底的393元/公斤提高至542元/公斤,5个月涨幅达38%。3年间,阿胶的价格几乎翻了一倍。
没有原料,阿胶的生产将成为无米之炊。秦玉峰介绍道,为了解决上游原料来源瓶颈,从2002年开始,东阿阿胶实施“以肉谋皮”的曲线路径。企业成立了全国首家毛驴研究所,制定了全国首部冷鲜驴肉分割标准,建立了3个驴肉加工厂。
不过,这一策略并未收到预期的效果。
“驴皮的价格高涨是因为驴肉的价格被低估,如果一头驴肉达到5000元以上,农户的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驴皮几乎就会成为免费品。”东阿阿胶的一位高管如是说道。但事实上,一头驴肉只有不到3000元的售价。
从2007年至今,东阿阿胶几乎每年都因缺少驴皮而停产。无奈之下,东阿阿胶只好亲自涉足养殖业,以求保证原料供应。企业先后投资2亿元建立13个养驴基地,并制定了2010年养驴百万的计划。
然而,一头幼驴需要3年的时间方能宰杀,过长的养殖期使得东阿阿胶仍然无法摆脱原料短供的瓶颈。时至今日,百万养驴计划远未达到最初的设想。
目前,全国驴皮中90%的市场份额已经控制在东阿阿胶手中,但是公司能够控制的活驴养殖数量仅50万头,与当初的计划尚有一半的差距。
面对一再高涨的价格,东阿阿胶新闻发言人李世忠表示,只有原料的供应充足了,成本下降了,阿胶的价格才有可能回落。
市场之乱
拥有90%驴皮市场的东阿阿胶尚且遭遇原料短缺的冲击,众多中小企业更是无米可炊。
2010年6月6日,央视曝光了东阿、阳谷一带原本阿胶产地竟成了阿胶造假的集散中心,大量中小企业以马皮、皮革等作为原料制造伪劣产品。从而引发了一场阿胶行业的整体信任危机。
1 | 2 |
- 深圳水危机 2010-06-22
- 凯恩股份再调查:隐瞒的关联交易 2010-06-22
- 小额贷款公司可成为煤老板的出口之一 2010-06-22
- 广晟有色:公、私募的一轮合谋暴炒 2010-06-22
- “淘金”东南亚:中国车企大举进军印度 2010-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