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贺文 继小包装食用油领域的领导型品牌金龙鱼、福临门相继传出涨价的消息后,国内最大的玉米油生产企业西王集团有限公司(下称“西王集团”)高层近日接受本网专访时透露,旗下无论是小包装玉米油还是散装的原料油,都将可能上调出厂价,最高幅度可能在10%左右。
西王集团副总经理宋捷10月15日下午接受本网记者专访时表示,玉米深加工领域今年的成本压力很大,仅原材料玉米的成本今年比去年同期就上涨10%。
与豆油在内的食用油价格的上涨无关供需关系不同,这轮玉米油价格的上调,主要还是因为最上游的初始原材料——玉米的供需关系紧张,需求缺口较大,而由此带来的玉米价格的上涨。据了解,今年以来,国内玉米的价格一直在不断上涨。直到新一季玉米上市,10月中旬,国内玉米批发价暂停了长达近20个月之久的上涨步伐。此前,玉米在销区的价格从去年年初的每斤0.8元上涨至近1.1元。国庆节以后,伴随着新玉米的收获,批发价开始持稳甚至小有回落。
尽管如此,有专业分析人士认为,在国际通货膨胀环境已经向中国传导的情况下,玉米长期价格回落仍很难。进入十月份,国内华北黄淮产区玉米基本收获完毕,东北产区也陆续进入收获尾声。有消息称,各地新季玉米价格普遍出现了高开的情况,且保持了高位运行的态势,东北、华北黄淮地区新玉米开秤价较去年同期普遍抬升幅度超过100元/吨。
尤其,西王集团的玉米原材料直接从国内采购,而国内玉米的价格今年以来一直高于进口玉米的价格。同时,海外玉米的减产也将传导影响到国内玉米价格的走势。
西王集团涉足的是玉米全产业链的深加工,比如玉米油,既有玉米原料油的生产,也有小包装玉米油的生产。“全产业链能消化一些原材料成本上涨的压力,但是平衡到最终产品上,成本还是有压力。”宋捷称。
他透露,目前西王集团的玉米油产品,以大包装的散油为主,小包装产品是从近两年来才开始主推的。尤其是今年,“西王”小包装玉米油的市场占有率“急速上升”,增加了2.5倍。“我们原本希望价格维持相对稳定,如果坚持不涨价,对扩大市场份额十分有利。”宋捷称。
目前,玉米油在中国的食用油消费中还属于小油种。有数据显示,从中国食用油总量来看,每年50-60万吨的玉米油产量,仅占全国食用油总量的3%。而在中国小包装食用油领域,每年玉米油小包装的总量仅12-13万吨,占全国小包装食用油总量的2%左右。占据小包装食用油主导地位的还是豆油。
根据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掌握的资料,西王集团已经发展为国内最大的玉米油生产商。它拥有年加工玉米胚芽36万吨、年产玉米精炼油20万吨、玉米小包装油15万吨的生产能力。宋捷称,在过去几年中,全国超过50%的玉米油都是由西王生产的。
- 【报摘】中国8月大幅净增持美国国债217亿美元 2010-10-19
- 中出服并入国药 央企减至122家 2010-10-19
- 科技100指数发布首日跌2.14% 2010-10-19
- 海亮股份1.8亿收购恒昊矿业 基金或冷对 2010-10-19
- 转变发展方式的成功标志在于居民消费率的提高 2010-10-19